油尖多士——一切打回原形?
暑假結束,大學畢業生到處找工作,但香港失業率創十五年來新高,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卻勸喻大學生放下身段,稱洗碗也是工作經驗。
張建宗這番話,且不說有無職業歧視的嫌疑,只從香港的經濟現實角度來看,已經很不現實,今年由於疫情爆發,政府屢次三番限制餐廳堂食或者聚餐人數,到底有多少餐廳經營困難被迫結業,尚未可知,則全港洗碗工的職位有多少新增,而足以吸納一部份「放得下身段」的大學生,不必統計也能推斷。
洗碗工也是工作經驗,此言不虛,但香港人從滿山木屋的時代,胼手胝足,以獅子山下精神打拼,經歷半個世紀的奮鬥,終於「騰籠換鳥」,從手工製造業晉級到知識型服務產業,一度與紐約倫敦並駕齊驅的金融中心。如果今日香港的大學生,依然要和他們的父母甚至祖父母一樣,從洗碗工做起,是不是等於說,香港這座金融中心又打回原形了?
職業無分貴賤,大學生洗碗、送貨,在麥當勞打工,都沒有問題,但僱主和其他僱員都心照不宣,知道這位大學生只是做臨時工,賺零用錢,等他畢業時,他會去大公司當一個trainee,但張建宗司長今日勸喻畢業生去找洗碗工,不知他能否分辨這兩者之間的差異?
香港的幾家大學都是納稅人花錢經辦,一個大學生四年受納稅人津貼學費,將近一百萬,畢業後去洗碗,其中的成本效益,張司長有無想過納稅人的感受?
陶傑
張建宗這番話,且不說有無職業歧視的嫌疑,只從香港的經濟現實角度來看,已經很不現實,今年由於疫情爆發,政府屢次三番限制餐廳堂食或者聚餐人數,到底有多少餐廳經營困難被迫結業,尚未可知,則全港洗碗工的職位有多少新增,而足以吸納一部份「放得下身段」的大學生,不必統計也能推斷。
洗碗工也是工作經驗,此言不虛,但香港人從滿山木屋的時代,胼手胝足,以獅子山下精神打拼,經歷半個世紀的奮鬥,終於「騰籠換鳥」,從手工製造業晉級到知識型服務產業,一度與紐約倫敦並駕齊驅的金融中心。如果今日香港的大學生,依然要和他們的父母甚至祖父母一樣,從洗碗工做起,是不是等於說,香港這座金融中心又打回原形了?
職業無分貴賤,大學生洗碗、送貨,在麥當勞打工,都沒有問題,但僱主和其他僱員都心照不宣,知道這位大學生只是做臨時工,賺零用錢,等他畢業時,他會去大公司當一個trainee,但張建宗司長今日勸喻畢業生去找洗碗工,不知他能否分辨這兩者之間的差異?
香港的幾家大學都是納稅人花錢經辦,一個大學生四年受納稅人津貼學費,將近一百萬,畢業後去洗碗,其中的成本效益,張司長有無想過納稅人的感受?
陶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