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生父非順治? 專家靠DNA檢測拆解清宮傳聞

更新時間:16:28 2025-11-07 HKT
發佈時間:16:28 2025-11-07 HKT

近日,社交媒體上突然湧現一股關於清朝康熙皇帝身世的大討論,一則「康熙生父非順治,而是明末降將洪承疇」的假說迅速走紅,引發網友熱議。這場「身世瓜」迅速蔓延至內地各大社交平台,閱讀量破億。不過昨日中央民族大學嚴實教授出面闢謠,稱從基因科學的角度來看,相關假說沒有證據支持,努爾哈赤、康熙、雍正、弘晝是相同父系。

這場風波的導火索源自一個未經證實的消息,據稱經專家檢測,清朝光緒皇帝遺骸Y染色體為漢族常見的O型,而非愛新覺羅家族可能的C型。相關消息瞬間點燃網友的考據熱情,有網友引用野史片段和「宮廷秘聞」,稱順治帝的兒子玄燁,即康熙在幼年因天花夭折,孝莊太后為穩固權位,將自己與明末降清名將洪承疇所生的私生子接入宮中頂替,成為後來的康熙皇帝。

洪承疇
洪承疇
順治
順治
康熙
康熙

支持這種調包說的網友列舉了一系列證據。例如,康熙幼年曾出宮避天花,回宮後據稱容貌大變,朝鮮使臣曾記錄9歲的康熙體型如十二三歲少年,還有觀點指出康熙對祖母孝莊守孝3年,符合子女對父母的禮制,而對生母佟佳氏僅守孝數日,行為反差巨大。

沉浸在「發現歷史真相」的興奮中的網友們,不僅串聯起DNA疑雲、畫像對比和行為分析,還將文學創作納入證據鏈。比如金庸《鹿鼎記》中真假太后的情節被附會為影射孝莊與洪承疇的關係,《書劍恩仇錄》中乾隆為海寧陳家之子的故事也被重新提及,構建起一個從康熙到乾隆的血統疑雲體系。昨日,話題#康熙生父洪承疇#在微博登上熱搜,相關討論帖文超過10萬條。

對此,中央民族大學嚴實教授發微博澄清稱,從基因科學的角度來看,康熙生父另有其人一說沒有證據支持,努爾哈赤、康熙、雍正、弘晝是相同父系。

嚴實是首位通過DNA研究確定清太祖努爾哈赤Y染色體類型的分子人類學研究者。他曾於2019年採樣過雍正第五子和恭親王弘晝的後代,結果確實來自努爾哈赤C2b1a2b1-F14751這條支系。

嚴實介紹稱,清代皇室從努爾哈赤之前直到雍正等人的Y染色體結論是通過姓氏,尤其是各支有完整族譜的現代人的結果推出的,檢測方式是抽血,並未採用古人的遺骨,檢測的人需要看身份證,核對家譜,並請教清史專家把關。「我們比較DNA序列,發現自報愛新覺羅的人中有一半屬於一個共祖不超過600年的支系,且分布在族譜的早晚分出的各支當中。而Y染色體不屬於這一支系的人互相結果均不相同,可能有攀附、領養等情況。結合族譜,我們認為C2b1a2b1-F14751這支就是從努爾哈赤祖先直到至少雍正帝的Y染色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