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教官系列|查案無小事 刑偵教官:做好每個細節 讓案件水落石出

更新時間:08:00 2025-10-06 HKT
發佈時間:08:00 2025-10-06 HKT

電影當中的「神探」,往往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從而偵破離奇大案,其實真正的刑事調查工作亦如是,不過刑偵人員所接受的專業訓練,電影劇情甚少提及。負責培養警隊刑偵人員的阮成熙總督察接受《星島》專訪時表示,要讓學員成為出色的刑偵人員,不但要教導刑事調查基礎知識,亦要指導如何調查近年猖獗的科技罪案和騙案,更重要是灌輸正確價值觀,不分案件大小全力調查:「尊重每宗案件、尊重自身工作,做好每個細節,讓案件水落石出,保障社會及市民的安全。」

總督察阮成熙指出,學員會接受模擬法庭的訓練,及早掌握以證人身份給予證供的要訣。
總督察阮成熙指出,學員會接受模擬法庭的訓練,及早掌握以證人身份給予證供的要訣。

偵緝訓練中心總督察(二)阮成熙表示,現實的刑偵工作,並非簡單的「接案、抓人、上庭」,其實刑偵人員從接獲報案開始,需錄取受害人或證人口供,確立案件性質,再進行後續調查,當中的調查手段多樣,包括翻查閉路電視、聯繫相關機構獲取資料,甚至運用科技工具應對詐騙案或電腦罪行,調查過程中需處理大量文書工作,確保案件調查專業地推進。

偵緝訓練中心內設有「證道」訓練系統,利用虛擬實境技術訓練學員的搜證能力。
偵緝訓練中心內設有「證道」訓練系統,利用虛擬實境技術訓練學員的搜證能力。

作為CID教官的阮Sir,負責「標準刑事調查課程」的規劃與授課,課程對象為在職警員、警長及督察階級人員,主要讓他們認識刑偵工作的範疇。他介紹指,課程主要分為「6+1」個範疇,前6個聚焦刑事調查管理、現場調查、搜證及司法程序,強調刑偵人員的個人質素與督導責任,額外的「+1」則是災難遇害者辨認課程,完成訓練的學員將自動成為災難遇害者辨認組的兼任成員,協助處理重大事故及災難。學員完成整個訓練後,便獲認可為資歷架構的第五級別,日後會加入區刑事調查隊(DIT),負責處理前線刑事案件,如店舖盜竊或簡單的爆竊案等。

阮Sir續指,課程為期9周,結構主要分兩階段,首兩周按階級分班,通過筆試後便進入小組模式,督察、警長及數名警員形成一組,以小隊形式模擬真實的區刑事調查隊運作,同時針對警員階級設立個人評核,要求他們獨立處理一宗簡單的刑事案件,過程中透過各種評核,令學員掌握基本的刑事調查工作概念。

總督察阮成熙向學員教授成為刑偵人員需具備的知識。
總督察阮成熙向學員教授成為刑偵人員需具備的知識。

因應科技罪案和騙案的上升,課程亦與時並進,自2022年起引入「科技及金融罪案周」,邀請商業罪案調查科、財富情報及調查科、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的專業人員授課。阮Sir說,為應付前線需要,相關課程最近更由為期一週延長至兩週,以加強相關訓練,「調查詐騙或科技罪案涉及專業技術,學員過去於前線工作較難接觸相關知識,因此希望透過專業人員的分享及訓練,為他們及早裝備處理相關案件的概念和能力,應對新興罪案挑戰。」

敏銳的觸覺和調查直覺,對刑事偵查甚有幫助,阮Sir說兩者主要依賴經驗累積,因此基礎課程著重為學員建立思維模式,例如從最初的報案開始,透過簡單一兩句話引導證人完整敘述案發經過,進而了解案情背景,甚至延伸至背後動機,再進行後續執法行動,當中每個細節都要鉅細靡遺,「尤其要秉持『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原則。」

總督察阮成熙向學員教授成為刑偵人員需具備的知識。
總督察阮成熙向學員教授成為刑偵人員需具備的知識。

阮Sir認為,技能和能力可透過培養獲得,價值觀則需要及早灌輸,「我總會向學員強調,起初個人能力的高低並非最重要,秉持正確價值觀才是關鍵。」他強調,無論任何案件,均沒有零碎或瑣碎之分,每宗案件皆應予以尊重,亦要尊重自身工作,以專業態度做好每個細節,揭示犯案動機,並將疑犯繩之於法,保護市民生命財產,「相信這是刑偵人員的核心理念。」

記者 麥鍵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