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院線全面撤出香港市場 3戲院有新公司接手

星島日報-港聞
更新時間:03:00 2025-06-28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6-28 HKT

  橙天嘉禾娛樂(1132)宣布全面撤出香港戲院市場。集團昨日發通告稱,已達成協議將於明日(29日)前終止the sky、StagE、嘉禾銀河廣場及嘉禾大埔4間影城的租約,標誌着這個擁有近半世紀歷史的戲院品牌,將正式退出香港。不過,嘉禾在社交媒體表示,其中3間戲院將會有新公司接手。
  嘉禾指出,the sky、StagE和嘉禾大埔將由新營運商承租,而嘉禾戲院的禮券、優惠券和電影票在今年8月底前,仍可繼續在這些場地使用。至於嘉禾的「GH Moviegoer」會員,亦可轉入新營運商的會員計劃。
禮券電影票等可用至8月
  橙天嘉禾今年初在香港仍營運7間戲院,但半年內已陸續關閉嘉禾黃埔、海運戲院及嘉禾Megabox,如今再撤走餘下4間,反映本地戲院經營環境持續惡化。集團表示,由於提早終止租約,並將若干物業租予新租戶,估計可因此錄得約6500萬元非經常性收益。
  橙天嘉禾去年的財報資料顯示,由於入場人次減少,去年票房收入減少15%至1.2億元,平均票價亦下跌至61元,主要為了吸引顧客重返戲院。同時,香港業務繼續受制於高租金及高物業成本,儘管去年業主提供短期租金支持,但香港業務仍錄得1950萬元虧損。
  戲院倒閉絕非新鮮事,單是去年,全港便有9間戲院相繼結業。而2025年尚未過半,已有北角新光(3月3日)、旺角新寶(4月1日)、MCL康怡(5月28日)等6間戲院相繼停業,加上橙天嘉禾撤走的最後4間,上半年宣布結業的戲院將達10間,令全港電影院總數至今跌至48間。這個數字,跟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初最高峰的120間相比,只餘不足一半。
  回顧疫情期間,2020年戲院因防疫措施停業116天,票房僅5300萬元;2021年停業48天並受限座措施影響,票房為12億元。疫後影院生意未能恢復,去年電影票房總收入只有13.4億港元,倒退至2011年。
鄒文懷創立 捧紅李小龍
  去年上映的港產片《破•地獄》、《九龍城寨之圍城》、《焚城》、《飯戲攻心2》,在「支持港產片」呼聲下,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績,但整體而言,去年全年只上映了30多部港產片,而今年開拍量甚至不足10部。
  嘉禾院線於1970年由電影大亨鄒文懷、何冠昌及梁風創立,早年以捧紅李小龍、成龍聞名,至今超過50年歷史。公司2007年股權易手,2009年改名為橙天嘉禾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