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孖寶取名「加加」「得得」

星島日報-港聞
更新時間:03:00 2025-05-28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5-28 HKT

  港產大熊貓龍鳳胎正式命名,經篩選超過3.57萬份公眾命名建議後,家姐將取名「加加」(JIA JIA),細佬則叫「得得」(DE DE),寓意家國騰飛、人民幸福,兼取「香港事事都得」之意。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致辭指,翻閱公眾命名建議時,亦能感受到社會各界對一對龍鳳胎寵愛有加。海洋公園指,近期做了很多大熊貓IP的推廣,現時推出500款產品中,過半數與大熊貓相關,剛過去的五一黃金周人流亦升近四成,有信心人流會繼續增多。

大熊貓姐弟昨正式命名,並由入境事務處處長郭俊峯頒發「出生紀念狀」,除刊出牠們可愛的「大頭相」外,文件上亦有記錄新名「加加」和「得得」,未來也會放在熊貓之旅展館展出。園方指,「加加」有加油打氣之意,且粵語和普通話讀音均與「家」和「嘉」相同,含有「家」的元素,亦有美好之意,寓意家國騰飛,人民幸福。至於「得得」,評審團認為除意指香港「事事都得」,粵語和普通話讀音亦與「德」相同,寓意國寶大熊貓具備中國人崇尚的美德。
家姐鳳眼飛揚  細佬尾巴白
  羅淑佩則指,自從一對大熊貓寶寶誕生以來,市民已用「家姐」同「細佬」稱呼,感覺如家人一般親切,且今次命名比賽反應熱烈,翻閱各個命名建議時,亦能感受到市民對大熊貓寶寶寵愛有加,亦滿載對其美好的祝福。她續指,大熊貓「盈盈」在19歲高齡誕下兩姐弟,且去年「安安」及「可可」來港,均標誌着香港與國家在大熊貓保育工作的重大成果,充分體現國家對香港的關愛,亦感謝中央對香港大熊貓保育工作的悉心指導和大力支持。
  海洋公園主席龐建貽指,兩姐弟的新名均非常「本地」,市民日後也可用「家姐加加」和「細佬得得」稱呼牠們。另因應自1999年起大熊貓的英文命名已沿用普通話拼音,故今次也以「JIA JIA」、「DE DE」為其英文名字,笑言:「DE DE與廣東話的弟弟讀音亦相似」。他又透露,兩姐弟現時體重均超過21公斤,雖然目前園方以「紫點」在細佬背後作標誌以便公眾辨認,但其實牠們的相貌已有差異,如家姐的「黑眼圈」末端如鳳眼飛揚,且毛髮較鬆亂;細佬的「黑眼圈」則較圓潤,且尾巴毛色偏白。
迄推500園區精品  聯乘手飾食品
  龐建貽續指,園方近期一直推廣大熊貓IP,包括與珠寶商和食品公司聯乘推出產品;另目前已推出逾500款園區精品,較過去增長四倍,當中有過半數與大熊貓相關。他指,在五一黃金周非本地訪客增長超過兩成,總收入亦升四成,成績令人鼓舞,會研究推出更多活動,吸引遊人入園參觀。
  另外,「加加」及「得得」遷入「大熊貓之旅」的高地園區後,昨午已迎來首批訪客,當中不乏組團前來的中學生。有拔萃男書院學生大讚新居「不設玻璃」,可更近距離清晰觀察其一舉一動。有聖若瑟英文中學學生則指,相信兩姐弟的英文名採用普通話拼音,可令內地遊客更有親切感,吸引他們來港觀賞及消費。有本地市民則指,「加加」、「得得」取名寓意不俗,但若能用回「家姐」的「家」字更佳,更能展現「香港是我家」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