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化帶來機遇 銀髮經濟全方位推動

社論
更新時間:03:00 2025-05-28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5-28 HKT

  香港人口老化的趨勢很明顯,預料到了2043年,65歲以上人口將佔整體35%。儘管人口老化確是一大挑戰,但亦可以是一個重大機遇,因為許多長者仍有積極消費、工作、參與其他各類活動的興趣。政府希望搞好銀髮經濟,方向正確,只要能夠引領社會積極響應,同時結合科技化、數碼化的大潮,相信可將銀髮經濟的潛力充分釋放出來,達致更大經濟和社會效益。
香港缺「長者友善」氛圍
  傳統上,社會習慣將長者視為一個對就業市場、社會保障體系構成壓力的沉重負擔,假定他們對經濟社會毫無貢獻,或者很少貢獻。這種說法並非毫無理據,只是失諸片面,畢竟在香港這個富裕社會,懂得投資理財、樂於消費、熱愛外遊的長者亦不乏其人。其實無論貧富,只要有適當的政策引導和扶持,老人家就未必是負擔,可以是一股潛在的力量。
  整體而言,香港確實欠缺一個「長者友善」的氛圍,最明顯的例子是「數碼鴻溝」的存在,其他例子包括專為長者「度身訂造」的產品不多、長者難以重新就業、容易成為騙徒獵物等等。怎樣令到老人家覺得社會氛圍與他們的福祉息息相關,是一個繞不開的課題,要有政策協調,要有貼心支援,社會特別是商界的配合也不可或缺。
  銀髮經濟是一個相對新穎的概念,由於它極具發展潛力,各地政府都不敢怠慢。遠的不說,鄰近的廣東省今年3月中便發布了《促進銀髮經濟高質量發展增進老年人福祉實施方案》,在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豐富老年人健康及文體服務、開展消費促進行動、發展抗衰老產業等領域有不少着墨。而港府昨就5大範疇推出30項措施,算是比較及時、到位,頗能回應本港人口老化下的社會經濟需要。
有利香港長治久安
  銀髮經濟顯然與消費密切相關,所以當局的措施包括提供零售優惠、鼓勵開發銀髮產品和服務、支援商界推廣照護食……但銀髮經濟實不限於消費,還涉及銀色產業、銀色財務、銀色生產力之類,所以昨日的記者會才會有創科局、商經局、財庫局、勞福局的官員出席,並且提出加強長者理財和金融防騙教育、促進樂齡科技的成果轉化及商品化、多舉辦招聘會等措施。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政府有決心全方位推動銀髮經濟,也有比較通盤的計劃,不像過往那樣依賴零散的措施,這是一個值得肯定的進步。
  香港的銀髮經濟尚處於初步階段,將來肯定還有更多可以深入發展的領域。大原則是,不要將長者看成是負累,要鼓勵他們實現自我,助他們釋放潛力,多些消費、多擁抱科技、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重投勞動市場 ,這樣對香港整體經濟肯定是有利的。
  但銀髮經濟的效益並不限於經濟,實際上也有巨大的社會效益,因為它可以幫助老人家度過更加充實、更有意義的晚年。此外,當銀髮經濟帶動整體經濟發展,政府在收入相應增加之後,會有更充裕的資源幫助更多貧困長者,讓他們過上有尊嚴的生活。所以 ,着力推動銀髮經濟,對香港長治久安是有積極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