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經濟增幅難持續 關稅回馬槍要提防

社論
更新時間:03:00 2025-05-17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5-17 HKT

  關稅戰陰霾下,香港首季GDP按年增長3.1%。開局不俗,主因是貨物出口和服務輸出顯著上升,投資開支也錄得溫和增長,但最關鍵的,還是關稅戰前夕加緊出貨這一因素。如此情況顯然是超乎尋常的,沒有理由假設它會一直持續。儘管政府維持全年增幅2%至3%的預期,但我們要對後勁不繼的可能性作較充分的估算,找方法減輕關稅戰的負面影響。
貨物提前付運助谷出口
  香港經濟最大的特點就是開門做生意,外部有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對我們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這次關稅戰的衝擊可能較特朗普1.0那次還要大,因為稅率更高、覆蓋面更廣。由於業界年初已預計關稅即將殺到,所以「醒目」地將貨物提前付運,造就整體貨物出口增長爆升8.4%。第二季的數據估計也會比較理想,因為在中美新近達成90天停戰協議後,美國會加緊進口以應對暑期內部消費需求。有一點可以斷定,即與第一季一樣,第二季本港出口數據肯定也是「超常」的。
  下半年將會怎樣?這就很難說了。首先,中美貿易談判暗流湧動,美國總是心有不甘,壓逼訛詐層出不窮,所以才會有「全球禁用華為晶片」,打算將中芯國際和長江存儲列入出口黑名單這樣荒謬的小動作。我們真心希望兩國可以一勞永逸地達成貿易協議,因為這必然有利於香港復甦,但形格勢禁,中美博弈的複雜性和長期性決定了貿易談判不可能一勞永逸。
  當這種不確定性持續下去,市場投資氣氛不會太理想,香港出口表現能否像上半年那樣突出,顯然要打一個問號。還有一點是,關稅戰的不明朗連帶干擾美國息口走勢,因此香港的資產市場、信貸質素、投資和消費難言獲得強而有力的支撐。所以大家寧可把困難估計得充分一些,也不要太過樂觀。
  但話說回頭,並不是毫無積極的因素。香港最大的靠山是祖國——今年以來,內地氣氛大有改善,房地產趨向穩定,消費雖仍較疲弱,但受惠於「以舊換新」政策,表現勝於過往幾年。當國際環境極不明朗,依靠內地就是一個上佳選擇。
英超勁旅將來港獻技
  香港特區政府官員在介紹首季經濟表現時,提到旅遊業近幾個月的發展是很大的「強心針」,這個說法不無道理。我們不妨參考月初「五一」黃金周的情況,不少商戶都反映丁財兩旺,印證內地的氣氛已外溢至香港,某程度上紓緩了本地消費疲弱的頹勢。盛傳將有更多內地城市加入「一簽多行」,如果成事,這支強心針的效力就會更大。
  今年下半年,香港將舉行連串盛事,包括利物浦、AC米蘭、阿仙奴和熱刺將於7月底在啟德獻技,韓國當紅男團NCT DREAM亦將於8月底來港開唱,年底甚至有全運會。內地客固然是主力軍,但非內地客也是重要客源,畢竟英超、意甲勁旅以及K-Pop在全球都有知名度。這些活動能夠招徠四方客,為酒店、零售、餐飲等旅遊周邊行業創造的價值,肯定不可估量。
  關稅戰最壞時刻未必已經過去,對於香港這個細小的開放型經濟體來說,可能還要吃驚風散。今年餘下時間,每一天都在考慮香港應對外部衝擊的韌性。擴大盛事效應以作關稅戰的緩衝,是一個行得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