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緊移民折射英國右傾 移英港人難獲安居之所

社論
更新時間:03:00 2025-05-14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5-14 HKT

  英國最近宣布大幅收緊移民政策,包括將入籍門檻由5年倍增至10年,申請人須具備基本英語能力,同時引入積分制以衡量申請者的貢獻。近年英國外來移民持續增加——在截至2023年6月的一年內,人數甚至達破紀錄的90.6萬人,右翼民粹思潮亦因此得到滋生的溫床,變得越來越有市場。英國政府此刻將政策收緊,多少反映它開始將移民湧入視作一個「問題」,不得不出手糾正。這變動將會帶來何種影響,包括「BNO簽證」持有人會否受到牽連,頓成懸念。
右翼政黨選舉屢有斬獲
  英國移民政策陡然收緊,背後總有原因。從許多報道可見,當地人越來越關注移民所引發的樓價上升、公共服務資源緊張、本地人生計受威脅之類問題。假如這些問題被別有用心之徒利用,將陰謀論混雜其中,便會引發巨大的社會不穩——去年的大規模街頭騷亂,就有白人民族主義者的操作。其實,不止街頭騷亂,建制內亦有右翼抬頭,例如英國改革黨在選舉中屢有斬獲,它在5月初的英格蘭地方選舉中一舉奪得600多個席位,還獲得兩場市長選舉和一場議會補選的勝利。若還有人看不到這種民意上的變化,無異於掩耳盜鈴。
  對於執政工黨而言,壓力山大可想而知,因此不得不「務實」地向右靠攏,否則難以取悅右翼選民。首相施紀賢本身信奉社會主義,但他在公布《移民白皮書》的記者會上,表現完全不像一個左派——他誓言要大減淨移民人數,否則英國會淪為一個「陌生人之島(an island of strangers)」,又提出定居英國是一項必須努力贏取的「特權」(privilege),而非任何人應得的權利(right)。從他的言論可見,英國政府對移民越來越具批判性,甚至看成是一個負擔,是要排除在外的,除非他們可為當地創造巨大的價值。
  《白皮書》有幾處提及香港,比較關鍵的描述是,入籍途徑是要可持續的、管理良好的,而且要符合英國接納、安置的能力,但新政對「BNO簽證」有何影響,語焉不詳。考慮到英國的右傾趨勢,哪怕當局作出保證,清楚表態歡迎港人,我們似乎亦不應假設當地社會一定會永遠接納香港的移民。
  根據英國數據,截至2024年底,已累計批出近22萬宗BNO簽證申請,估計逾16.1萬人已抵達英國。移英當然有很多理由,可以是出於政治考量,也有一些是為了子女教育的。這些移民當中,自然有許多是可為英國作出重大貢獻的高端人才,但肯定也有一些是英語不好、又無專業技能的普通人,後者是否一定會為當地人所接納?恐怕要打一個問號。有朝一日,英國經濟轉差,他們會否淪為替罪羊呢?常理告訴我們,不能排除這個可能性。
移英港人或成「陌生人」
  近年,西方世界逐漸右傾,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美國都是如此,部分西方國家甚至已經由右翼分子掌權。我們絕不支持右翼勢力的排外思想,但客觀事實是:不止在野的英國改革黨在排外,就連執政的左翼政黨也出現排外傾向。基於歷史原因,部分港人對英國有過高的評價和期許,這完全是不切實際的。已經移英和打算移英的港人,應該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將來可能會被視作英國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