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丫四號」 3度傾斜測試 驗船督察被指均無帶備圖則
發佈時間:03:00 2025-05-14 HKT

十三年前國慶日在南丫島榕樹灣碼頭對開海面發生兩船相撞,造成39人葬身大海的悲劇,死因庭昨展開第6日死因研訊。負責為肇事船隻「南丫四號」進行傾斜測試的時任財利船廠繪圖員因健康問題未能出庭作供,其證供指在1996年至2005年進行三次測試時,均未覺海事處驗船督察帶同圖則檢查。前西班牙主管JA Leizaola則表示僅負責行政工作,沒有參與制訂及覆查「南丫四號」的圖則。新加坡造船師事務所Naval-Consult的董事則同意繪畫「南丫四號」時公司員工曾錯誤將半格艙壁標示為水密艙壁。
工程部主管:只負責行政
時任財利船廠繪圖員張福初的證供指,張負責繪畫船隻圖則及計算穩定性,分別在1996年、1998年及2005年接獲上司指示計算「南丫四號」的穩定性。張及海事處職員等人為「南丫四號」進行傾斜測試,海事處驗船督察曾進入船艙檢查數據的準確性。在傾斜測試後,張負責計算1996年及1998年的穩定性並制訂計劃書,惟2005年則由財利繪圖員郭慶賢使用的電腦軟件「Auto HydroPro」負責。張補充測試時他會帶同總布置圖則,惟海事處職員則沒有帶備圖則。
時任財利船廠工程部主管JA Leizaola的證供指,他在1993年任職財利船廠的助理,僅負責行政工作,包括計算船舶的成本、將文件寄到海事處等,不會參與船隻的圖則設計及監督,明言沒有負責建造或設計「南丫四號」,惟知道「南丫四號」的圖則曾外判給新加坡造船師事務所Naval-Consult。他稱張福初會檢查由Naval-Consult制訂的「南丫四號」圖則,惟不清楚張按什麽準則檢查,亦知道張負責編寫穩性計劃書,也不知誰負責作最後覆查。
前海事處高級驗船督察鄭龍保證詞提及,他曾在2010年為「南丫四號」進行年檢,惟不需要檢查內部的座椅、水密裝置(包括水密艙壁、水密門)、壓載物及救生衣等。「南丫四號」的救生衣放在座椅下,鄭會「行去睇晒所有座位位置」並計算數量,鄭知道座位數量便能知道救生衣數量。鄭亦會抽樣兩件救生衣,用手拉動救生衣的繩索,以確保繩索的穩妥性。鄭在2007年曾獲上級告知新法例已實行,惟鄭認為向舊船實施新例並不合理,因此鄭向舊船沿用舊例。
案件編號:CCDI-1075-1113/2012(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