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讚佢|律師服務社區逾20載 履新崗位與各界共築「有愛」社區
發佈時間:18:19 2025-05-13 HKT

政府於2002年成立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基金),旨在鼓勵居民打破隔閡,透過多元化的社區項目實現鄰里守望相助精神。自成立以來,基金已資助超過全港各區共500項計劃,受惠人士涵蓋不同年齡、族裔、階層及界別,又積極推動「跨界協作」,冀長者可以居家安老,編織充滿人情味的社區互助互愛網絡,充分展現社會凝聚力與共融精神。
身兼律師及元朗區區議員的新任社區投資共享基金委員會主席沈豪傑接受專訪時表示,自己投入社區前線工作逾二十載。約兩年前開始參與基金委員會事務,透過與前線不同團隊、義工及協作夥伴接觸,親身感受「不以金錢為先,只為願意助人」的社會資本力量。
參與期間,他對一個推動爸爸參與社區的計劃尤感深刻,因為該計劃同時為家庭、社區,以至男性在華人社會的角色定型帶來正面轉變。擔任主席後,沈豪傑除了會繼續發展社區不同項目,更會重點推行跨界合作,透過不同組織協助,讓長者能居家安老。
「樓長計劃」有效傳遞街坊的愛
沈豪傑指,「樓長計劃」是基金成立以來其中一個重點項目,旨在打破鄰里間的隔閡,為居民提供交流平台。他見證過不少動人畫面,包括街坊愛的傳承,曾有位新遷進社區的街坊,因欠缺基本家具獲義工伸出援手添購,其後該名受惠街坊自發加入義工團隊,將這份愛傳遞到更多需要幫助的街坊,這些工作點滴促使他決心建立一個充滿人情味、互助互愛的社區。
尋合適聚腳點連繫社區成員
沈豪傑特別提到,在他的社區工作生涯中遇過一個「父親們」組成的互助組織,笑言因自己都為人父,印象特別深刻。他認為,華人社會中男性即使遇到困難大多選擇默默承受,而這個項目則能讓平日較少表達情感的男士,能聚首一堂細訴「男人之苦」,這樣能帶動不同家庭成員投入社區,逐步強化及編織社區網絡。
沈續指,要有效連繫社區內不同人士,最重要是「聚腳點」,適逢在項目中有位參與者開設咖啡店,令男士們能夠定期於指定地點聚集。有鑑於「父親互助組織」的成功,他表示將與基金委員積極為其他項目尋找相應的「聚腳點」,有效推進社區與街坊之間的連繫。
推動「跨界協作」冀長者居家安老
針對香港人口高齡化,沈豪傑表示,基金將重點推行跨界合作的社會資本發展項目,提倡鄰里守望相助,並透過地區康健中心、關愛隊等不同組織協助,共同承托長者的生活需要,使長者得以在熟悉的社區安享晚年,並非隨便入住院舍,或者一有病痛就入醫院,相信此舉有效減輕現時香港醫療負擔。
此外,他亦期盼有更多不同領域的人士,例如教育界和商界能跨界別合作,再結合二十多位年青委員新世代力量,攜手為社區注入創新思維與活力,共建更龐大的社會資本,把香港打造成更富人情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