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兒 - 長者倒斃公屋無人知 鄰里關係冷漠須改善 | 社論
更新時間:02:00 2025-05-08 HKT
發佈時間:02:00 2025-05-08 HKT
發佈時間:02:00 2025-05-08 HKT

老有所終,死有所送,是基本倫理,但昨天石籬邨一名獨居長者倒斃公屋內多時,房署職員始登門收回單位,才被發現屍體已變白骨,事件令人扼腕,反映獨居長者苦况,既無親屬關心,也無鄰里理會,生死無人知,孤獨告終。由他欠租,到被終止租約,以至房署派人上門收回單位,至少維時3個月多,期間署方聯絡不上老翁也不感奇怪,不見其蹤影也少理,可見官僚程序的冰冷無情。
本港偶有發生獨居長者猝死家中事件,宏觀而言,這是都市化後鄰里關係變得疏離的後遺症。舊時社區以唐樓木屋為主,居住環境雖然擠逼,但鄰里互相照應,共享資源,形成強烈社群意識,然而步入都市化後,居住空間變得更為私隱和區隔,限制了鄰里的互動,同時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興起,也改變居民的互動模式,削弱真實的人際紐帶。
誠然,政府現有「關愛隊」可以凝聚社區資源和力量,探訪有需要的獨居長者,甚或協助安裝平安鐘,以防突發緊急事故。但即使如果關愛隊積極洗樓,尋找隱蔽個案,仍或會有漏網之魚難以觸及。其實要重建鄰里關係,除了要靠政府或地區組織籌辦活動,為居民搭建認識彼此的平台,最基本就是對人多聲問候關懷,視鄰如親。政府亦要加撥資源,宣傳守望相助的精神。
辛正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