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戰陰影下新加坡迎大選

星島日報-國際
更新時間:03:00 2025-05-03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5-03 HKT

  新加坡今天舉行國會大選。這次選舉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加徵關稅,及美中這兩個獅城最重要貿易夥伴展開貿易戰的陰影下進行,也是前總理李顯龍交棒給第4代領導人黃循財之後的首次選舉。執政人民行動黨在動盪的地緣政治環境下大打穩定及經驗牌,並力爭提升普選票(上屆大選其獲得的普選票只有61%)。生活成本高企為其軟肋。
  獅城民眾正受到生活成本上升和房地產價格飆漲的壓力,在全球貿易戰預期降低經濟增長和推高通脹的情況下,這些問題將進一步惡化。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的研究員庫蘭齊克說,獅城執政人民行動黨在生活成本方面特別易受攻擊,因為現在市面所有東西都超級昂貴。
增長預測下調 推多項補助
  兼任財政部長的總理黃循財二月提出了一份預算案,推出包含派發購物券在內的多項補助措施。自從特朗普加徵關稅後,獅城已將今年的GDP增長預測從1%至3%調降至0至2%,部分經濟學家甚至警告可能出現衰退。去年,獅城經濟增長4.4%。儘管獅城面臨的美國關稅僅為10%,但政界人士警告稱,新加坡作為國際金融和商業中心的地位,使其容易受到全球貿易中斷的影響。
  然而,國際市場調查公司YouGov的新加坡主管Chi Wei Teo表示,動盪的地緣政治環境可能有利行動黨。因為在動盪的時代,人們重視穩定和經驗。
  黃循財周四上午在勞動節集會上說,企業已感受到關稅大戰的壓力,「美國率先感到了,影響將波及全球,新加坡也難以幸免。」他說,面對當前種種壓力,獅城需要有經驗和能力的人,在中美的對等官員之間建立起互信與密切的關係,而「這些關係需要時間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
  在選區重新劃分後,今次大選選區數量從2020年的31個增至33個,國會議席總數從93個增至97個。黃循財去年從總理李顯龍手中接過黨秘書長職務,標誌着行動黨完成第3代至第4代領導權力的交接。這是黃循財首次領軍出征大選。
反對黨致力爭取年輕選票
  行動黨在2020年大選的得票率降至61%(2015年為70%),接近獨立以來的最低紀錄,取得國會93個議席中的83席,最大反對黨工人黨取得10席。該黨一直吸引年輕選民,現時在傳統的行動黨支持者中也獲得更多支持,他們認為更強大的反對黨會讓執政黨保持警覺。年輕選民則一直渴望更多元的政治,有不同的聲音和想法。反對黨主要從生活成本和房屋供應兩方面抨擊執政黨。
  行動黨密切關注其普選票得票率。一些分析員表示,如果執政黨今次獲得60%至65%的普選票,對黃循財而言是一個不錯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