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擬設場外交易退市股份可逃生

更新時間:03:00 2025-04-03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5-04-03 HKT

  本港的場外交易(OTC)機制有新進展,傳港交所(388)及證監會正在制訂俗稱「粉紅單市場」(Pink sheet market)場外交易市場的藍圖和規則,但有別於美國現有的規則,本港場外交易市場將設有不允許籌集新資金、不提供重返主板的途徑等限制。有分析認為,本港設立場外交易市場料可讓投資者降低損失,若過度設限恐令該市場有機會變成「僵屍市場」。港交所和證監會回應指,正整理收集到的市場意見,而據所接獲的意見而敲定的場外交易方案仍然處於非常早期階段。
  外電昨日報道,港交所和證監會的場外交易市場初步藍圖,將允許散戶投資者參與,並因相關股票存在的流動性低問題,將引入莊家進行交易配對,同時場外交易機制不會有集資功能,不允許交易來自其他主要交易所的退市股票,也不會提供重返主板的途徑。另外,本港場外交易市場將設為「買方自負」模式,即如果經紀主動向投資者提供建議,將會追究經紀人責任。隨着平台成熟,場外市場還有機會擴展至非上市證券。報道又指,鑑於港交所的法定壟斷地位,場外交易市場可能由港交所營運,預計不會帶來利潤。 
  港交所回應指,正研究另設場外交易市場,以便投資者交易已除牌企業的證券,在早前的IPO價格諮詢中,已就應否在香港建立場外交易市場等議題徵求意見,現正整理收集到的意見。證監會亦稱,根據港交所現所接獲的意見而敲定方案仍然處於非常早期階段。
提高本港市場流動性與彈性 
  香港證券及期貨專業總會會長陳志華向本報表示,若本港設立場外交易市場,相信可為投資者 提供「逃生門」,降低損失,還可提升本港市場流動性與彈性。惟需留意的是,退市公司多因重大問題(如業務萎縮、財務造假、長期停牌)被除牌,其價值已大幅縮水甚至歸零,場外交易雖提供平台,但買方需求可能極低,導致價格嚴重低估。若本港場外交易市場不許籌集新資金、也不提供重返主板的途徑等,或令退市公司更無心經營,本港場外交易市場或變成零成交的「僵屍市場」。
  金融服務界立法會議員李惟宏亦指,場外交易可增加退市公司的生存空間,降低散戶投資者的損失,「執返1毫都好」。惟他提醒,場外交易的風險遠高於場內,建議有意參與散戶要量力而為。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亦表示,香港絕對具備條件發展OTC市場,在退市以外,幫助一些未達創業板上市要求的公司進行股份成交,如內地「新三板」。
過度設限恐變「僵屍市場」
  港交所早於去年12月在關於優化首次公開招股市場定價及公開市場規定的市場諮詢中提出;今年3月的《財政預算案》再重申將會檢討市場結構,包括研究設立退市後場外交易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