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發金納米顆粒治牛皮癬
更新時間:05:30 2021-12-08 HKT
發佈時間:05:30 2021-12-08 HKT
發佈時間:05:30 2021-12-08 HKT

(星島日報報道)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種非傳染性的慢性皮膚疾病,目前仍無法根治,現有治療方法亦有不同副作用。香港中文大學團隊研發一款新型金納米顆粒,不含類固醇或生物製劑,其自身便能抑制引發表皮過度增生和炎症的基因,有效治療銀屑病。小鼠疾病模型實驗結果顯示,這款納米顆粒的治療效果與含有標準類固醇和維生素D類似物的塗抹式藥物相若,但沒有出現脫髮和皺紋增生等常見的副作用,亦不會造成體內毒性積聚,有望為治療銀屑病提供簡單、安全和有效的新方法。有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納米通訊》。
中大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蔡宗衡與其團隊設計一款新型金納米顆粒,內核是一個直徑三納米的金納米顆粒,外殼是一層以十八烷基鏈修飾的聚乙二醇,顆粒總直徑小於十五納米。聚乙二醇外殼可防止金納米內核被汗水誘導後變大而無法穿過表皮,同時十八烷基鏈可促進金納米內核進入表皮內的角質形成細胞。團隊將新型金納米顆粒與生理鹽水混合,以紗布沾上後局部應用於患有銀屑病的小鼠皮膚上,結果顆粒順利穿過因銀屑病增厚的角質層斑塊,進入表皮內的角質形成細胞。這種納米材料結構解決將藥物局部遞送到皮膚細胞的技術瓶頸。
蔡宗衡表示,希望與中大醫學院繼續合作,日後進行臨牀測試,驗證這款新型納米顆粒在人體的安全性和療效,為銀屑病患者提供安全和有效的新治療方法。另外,實驗顯示這款納米顆粒可下調多種與皮膚炎症相關的基因,會探索它在治療其他皮膚疾病的潛力,例如發病率更高的濕疹。
中大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蔡宗衡與其團隊設計一款新型金納米顆粒,內核是一個直徑三納米的金納米顆粒,外殼是一層以十八烷基鏈修飾的聚乙二醇,顆粒總直徑小於十五納米。聚乙二醇外殼可防止金納米內核被汗水誘導後變大而無法穿過表皮,同時十八烷基鏈可促進金納米內核進入表皮內的角質形成細胞。團隊將新型金納米顆粒與生理鹽水混合,以紗布沾上後局部應用於患有銀屑病的小鼠皮膚上,結果顆粒順利穿過因銀屑病增厚的角質層斑塊,進入表皮內的角質形成細胞。這種納米材料結構解決將藥物局部遞送到皮膚細胞的技術瓶頸。
蔡宗衡表示,希望與中大醫學院繼續合作,日後進行臨牀測試,驗證這款新型納米顆粒在人體的安全性和療效,為銀屑病患者提供安全和有效的新治療方法。另外,實驗顯示這款納米顆粒可下調多種與皮膚炎症相關的基因,會探索它在治療其他皮膚疾病的潛力,例如發病率更高的濕疹。
最Hit
老牌家族基金也出事|周顯
21小時前
上水直通巴長者優惠!$5直達深圳文錦渡口岸 星期一至日適用!鄰近超市/大型商場
2025-07-23 12:51 HKT
人氣放題大喜屋員工落場「臭腳」趕客?網民質疑成枱壽司唔要即走 負責人還原真相...
2025-07-23 17:22 HKT
50歲DJ泰山揭患前列腺癌4期 因小便1異樣求醫確診 拆解7大常見症狀
2025-07-23 12:31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