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聞】中大特教生獲獎學金 冀當導師助同路人

其他
更新時間:04:07 2021-11-04 HKT
發佈時間:03:00 2021-11-04 HKT
  (星島日報報道)有特殊學習需要或精神健康問題的學生,在生活及學習上需要面對更多困難。今屆賽馬會獎學金得主之一的黃沛婷,患有自閉症及過度活躍症,幸獲學校支援及自身努力,以文憑試佳績入讀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她相信只要給予機會及支持,特教生亦能發揮所長,擬成立工作坊支援特教生,助其融入主流學校。亦有得獎者希望日後成為社工,推動社會關注青少年精神健康。
  賽馬會每年均向四十五名成績卓越及對服務社會充滿熱誠的專上院校學生,頒發「賽馬會獎學金」,資助得獎者在院校就讀所需開支,成立至今已有逾八百名學生受惠,撥款總額高逾六億四千萬元。
  現就讀中大中醫三年級的黃沛婷,是今屆獎學金得主之一,因患有自閉症及過度活躍症,體弱多病加上學習障礙,她從小需要付出比常人多三倍的努力,才能跟上學習進度,尤其是數理類學科。她憶述,同學能在限時內完成所有試題,自己只能完成約八成,「雖然我能取得已答題的大部分分數,但因來不及完成全卷,成績和排名都很低。」
  黃沛婷指,所幸中學對特教生支援充足,除同意延長其考試時間外,升高中後,每天放學後留校問書,教師樂意向她作一對一指導,解釋不明之處及陪伴操卷,令她校內成績有長足進步,最終以最佳五科二十八分佳績,成功考入心儀的中醫學科。
  因自身經歷,黃沛婷認為特教生都有權利參與不同類型的活動,並通過學習發展不同潛能,故特別希望幫助同路人,鼓勵他們克服困難。除成為大學殘疾服務協調委員會學生代表,就校內共融政策提出建議及參與相關工作外,黃沛婷亦努力成為受認可的特教生導師,例如教導正備戰文憑試的考生,如何專注操卷及分配答題時間。她計畫日後組織特教生運動隊,助其融入學校生活。
  另一名得獎者林堅毅,現為理工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三年級生,指摯友因家庭及學習等問題,一直承受很大精神壓力,但當時沒有主動開解,直到對方在中四時才因他多次缺席而發現其確診抑鬱症,甚至嚴重至需要休學,自己卻幫不上忙,頓感無力,「因此立志成為社工,推動社會關注青少年精神健康,增加社會對精神疾病的認識,及早識別提供協助,並陪伴確診者走出陰霾。」
  至於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三年級生黃美瑜,自中學時起參與投球運動,通過教練處理隊員情緒及團隊關係,而明白同理心能讓不同經歷和能力的人融洽相處,故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如為嚴重智力障礙學童編寫電腦遊戲。現為港青十六歲以下投球代表隊兼職教練的她,期望在港推廣投球運動,未來可為特教生提供投球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