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2款校服樣本含可致癌染料 8款被驗出甲醛
更新時間:15:05 2018-07-16 HKT
發佈時間:10:01 2018-07-16 HKT
發佈時間:10:01 2018-07-16 HKT


消委會今次共測試49款樣本,分別來自22間校服供應商,主要以款式較常見為選取的準則。售價由每件50元至每套280元不等,當中包括20款男生校服(恤衫及長西褲各10款)及29款女生校服(16款連身裙、6款兩件裝上衣及7款半截裙)。測試項目包括樣本的化學成分、耐用程度、是否含熒光增白劑及標籤資料,參考歐洲標準EN ISO多項測試方法,並以內地GB 18401-2010及GB/T31888-2015的標準作評分。
結果發現,在兩款女生校服檢出有害芳香胺「4-氨基偶氮苯」,包括「心怡校服」女生淺綠色全身裙配飾的布製格仔腰帶,及「成順發校服白」女生上衣 (領邊灰色) 的三條灰色綑邊布料,分別含每千克41及173毫克的「4-氨基偶氮苯」,較內地標準規定的每千克20毫克,分別高出1倍及7倍。

測試亦驗出有35個樣本呈熒光反應,顯示逾7成樣本使用過熒光增白劑,大部分均為白色衣物,但當中有部分屬其他顏色。國際上沒有特定的標準或法規規管紡織品使用熒光增白劑,亦未能確定會否從紡織品遷移至穿著者身上。一般來說,在紡織品上使用的熒光增白劑,即使洗濯亦無法清除,皮膚容易敏感的人,可能會擔心接觸熒光增白劑會引起皮膚過敏。
「4-氨基偶氮苯」是由偶氮染料經還原過程釋放出的有害物質,可能對人體或動物有致癌性,多年前不論內地、歐洲及日本等地區都有法例,禁止在紡織品中使用可釋出有害芳香胺的偶氮染料。
消委會強調,雖然今次是在樣本的腰帶和綑邊檢出有害芳香胺,而非在衫身的主要布料,但可釋出有害芳香胺的偶氮染料在多個國家已禁用多年,在是次測試檢出是極不理想的結果,儘管該2款校服樣本的腰帶和綑邊直接接觸皮膚的機會相對較少,但校服是學生每天上學都穿著的衣物,加上汗水可能與染料產生還原反應,釋出有害芳香胺,再經皮膚吸入體內,其風險不容忽視。另外,如果人體吸入或接觸過量甲醛,或會令口腔、鼻或皮膚感到不適。
消委會新聞傳送門:
【校服有害】
●2款校服樣本含可致癌染料 8款被驗出甲醛(按這裏)
●25款校服樣本耐用性差 4項細節須注意(按這裏)
●10款校服樣本含有害化學物質 一文睇晒(按這裏)
【蜂蜜危機】
●2款蜂蜜驗出可致癌抗生素 或基因突變影響男性生殖(按這裏)
●百花蜂蜜「呃秤」攙糖 溝玉米甘蔗糖漿達85%(按這裏)
●喜來蜂蜜含致癌抗生素 食安中心指上月已停售(按這裏)
【橙皮紋乳霜】
●14款抗橙皮紋乳霜無明顯效用 與保濕乳霜差別不大(按這裏)
【酒店會籍】
●不良推銷澳門酒店會籍 電話威嚇拒續約索$2700退會費(按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