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位供求失衡 貨車硬食「牛肉乾」
更新時間:16:48 2017-04-04 HKT
發佈時間:20:30 2017-04-04 HKT
發佈時間:20:30 2017-04-04 HKT

政府擬將俗稱「牛肉乾」的違例泊車定額罰款大增5成,引來運輸業界強烈反彈。《星島日報》記者翻查數字,發現供貨車及旅遊車使用的泊位只有4.8萬多個,但車輛數目卻超過12萬輛,車位供求嚴重失衡。業界指出,政府以短期租約批出的露天停車場,是大型車輛車位的主要來源,惟啟德及將軍澳一帶的露天停車場,數以千計的泊位被收回建屋,加上有露天停車場主為求賺到盡,偷雞將貨車位分租予多架私家車,令業界可用車位買少見少。
運房局早前表示,由於「牛肉乾」的罰款額過去23年未有調升,為回復阻嚇力,建議罰款由現時320元及450元,加至480元和680元,增幅達5成,政府原本預料新罰款額可於明年6月實施,惟條例仍未正式交上立法會議決,即引來運輸業界的強烈反響,更批評做法等於趕絕業界。車多泊位少 有錢無碇泊
事實上,商用車輛泊位的數字,多年來均未能追上車輛總數,根據運輸署的數字,截至2016年底,全港約有74萬個路邊、政府及私營停車場泊車位,供74萬領有牌照的車輛使用,每輛車能分到的車位僅1個。然而,若按車種審視泊位供應,則發現貨車、旅遊巴均有「車多過位」的情況,其中貨車數字超過11萬,惟泊位只有4.3萬多個。另外,即使貨車及旅遊車領牌數字一直保持平穩,但泊車位數目在2年間分別減少了700多個及200多個,同期私家車及電單車的泊位均有增加。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非專利巴士分會主任譚偉照表示,保守估計本港分別有1000輛及500輛旅遊巴及校巴,沒有固定泊位。他指出,現時12米長可供旅遊巴停泊的車位,月租約4500元,業界有能力承擔,「不是不願付錢的問題,而是有錢也沒有泊位的問題。」
他續說,近年非專營巴士數字穩定,但泊位持續減少,令供不應求的情況加劇,其中九龍東更是重災區。他指出,昔日將軍澳及啟德有大片空地作露天停車場,惟近年因建屋需要,露天停車場的合約紛紛被撤回,但政府卻沒有另覓新地方供業界泊車。他以啟德為例,供旅遊巴用的泊車位在數年間減少3成,「啟德高峰期有1600個泊車位,少了3成,即是市場上多了400多輛車要重新找泊位,除了泊街根本沒有其他辦法。」
跨境巴士公司中港通集團董事總經理陳宗彝指出,政府在2015年提出10年建屋目標時,他已發現當中不少劃作建屋的地皮,現時均為露天停車場,坦言政府日後陸續收地建屋後,車位短缺問題將愈趨嚴重,「很多露天停車場已被預先通知,未來幾年很大機會不再續租。」他批評政府在發展時沒有思考泊車位區域分布的問題,「現在港島幾乎沒有旅遊巴泊位,所有在港島營運的車,夜晚都泊在九龍東一帶,未來啟德車位大減,隨時要泊新界,到時港島工作的司機,每日要專程去新界取車,來回多花很多時間。」
包括泥頭車、垃圾車在內的重型貨車,同樣有車位難求的問題。香港交通運輸業職工聯合會總幹事陳三才表示,泥頭車車身龐大,停車場需要預留大量空間作通道,才能確保車輛安全進出,對停車場營運者而言,極不合成本效益,「以我所知,除了葵青區有重型車停車場外,其他地區幾乎沒有。」
他續說,本港5000輛泥頭車中,有一半均為個體戶或自僱人士,如政府在未有泊位規劃下調高違泊罰款,這批人亦只能「硬食」,「泥頭車司機一般會找相熟的地盤工頭,夜晚將車停泊在地盤內,否則,除了泊街,根本沒有其他方法。」
泊車位供不應求下,更有露天停車場偷雞將貨車車位轉租予私家車。陳三才指出,中重型貨車泊位佔用的位置,可容納最少3架私家車停泊,加上政府鮮有就此執法,令偷雞的情況普遍。他更知悉,有停車場主為了增加停泊車輛的數量,更會要求司機留下車匙,方便其調配場內的車輛,以騰出更多空間泊車。
就商用車輛泊位嚴重不足的問題,運輸署發言人表示,政府現時的泊車政策,是優先考慮及配合商用車輛的泊車需求。而運輸署在2015/16年度開始,推展增加夜間路旁商用車輛泊車位的計畫,在有商用車輛泊車需求的地點加設夜間路旁泊車位。另外,運輸署亦會在今年內開展商用車輛泊車位顧問研究,制定適合的措施配合商用車輛的泊車需求,包括修改《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內,商用車輛泊車的標準準則。
記者 郭增龍
運房局早前表示,由於「牛肉乾」的罰款額過去23年未有調升,為回復阻嚇力,建議罰款由現時320元及450元,加至480元和680元,增幅達5成,政府原本預料新罰款額可於明年6月實施,惟條例仍未正式交上立法會議決,即引來運輸業界的強烈反響,更批評做法等於趕絕業界。車多泊位少 有錢無碇泊
事實上,商用車輛泊位的數字,多年來均未能追上車輛總數,根據運輸署的數字,截至2016年底,全港約有74萬個路邊、政府及私營停車場泊車位,供74萬領有牌照的車輛使用,每輛車能分到的車位僅1個。然而,若按車種審視泊位供應,則發現貨車、旅遊巴均有「車多過位」的情況,其中貨車數字超過11萬,惟泊位只有4.3萬多個。另外,即使貨車及旅遊車領牌數字一直保持平穩,但泊車位數目在2年間分別減少了700多個及200多個,同期私家車及電單車的泊位均有增加。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非專利巴士分會主任譚偉照表示,保守估計本港分別有1000輛及500輛旅遊巴及校巴,沒有固定泊位。他指出,現時12米長可供旅遊巴停泊的車位,月租約4500元,業界有能力承擔,「不是不願付錢的問題,而是有錢也沒有泊位的問題。」
他續說,近年非專營巴士數字穩定,但泊位持續減少,令供不應求的情況加劇,其中九龍東更是重災區。他指出,昔日將軍澳及啟德有大片空地作露天停車場,惟近年因建屋需要,露天停車場的合約紛紛被撤回,但政府卻沒有另覓新地方供業界泊車。他以啟德為例,供旅遊巴用的泊車位在數年間減少3成,「啟德高峰期有1600個泊車位,少了3成,即是市場上多了400多輛車要重新找泊位,除了泊街根本沒有其他辦法。」
跨境巴士公司中港通集團董事總經理陳宗彝指出,政府在2015年提出10年建屋目標時,他已發現當中不少劃作建屋的地皮,現時均為露天停車場,坦言政府日後陸續收地建屋後,車位短缺問題將愈趨嚴重,「很多露天停車場已被預先通知,未來幾年很大機會不再續租。」他批評政府在發展時沒有思考泊車位區域分布的問題,「現在港島幾乎沒有旅遊巴泊位,所有在港島營運的車,夜晚都泊在九龍東一帶,未來啟德車位大減,隨時要泊新界,到時港島工作的司機,每日要專程去新界取車,來回多花很多時間。」
包括泥頭車、垃圾車在內的重型貨車,同樣有車位難求的問題。香港交通運輸業職工聯合會總幹事陳三才表示,泥頭車車身龐大,停車場需要預留大量空間作通道,才能確保車輛安全進出,對停車場營運者而言,極不合成本效益,「以我所知,除了葵青區有重型車停車場外,其他地區幾乎沒有。」
他續說,本港5000輛泥頭車中,有一半均為個體戶或自僱人士,如政府在未有泊位規劃下調高違泊罰款,這批人亦只能「硬食」,「泥頭車司機一般會找相熟的地盤工頭,夜晚將車停泊在地盤內,否則,除了泊街,根本沒有其他方法。」
泊車位供不應求下,更有露天停車場偷雞將貨車車位轉租予私家車。陳三才指出,中重型貨車泊位佔用的位置,可容納最少3架私家車停泊,加上政府鮮有就此執法,令偷雞的情況普遍。他更知悉,有停車場主為了增加停泊車輛的數量,更會要求司機留下車匙,方便其調配場內的車輛,以騰出更多空間泊車。
就商用車輛泊位嚴重不足的問題,運輸署發言人表示,政府現時的泊車政策,是優先考慮及配合商用車輛的泊車需求。而運輸署在2015/16年度開始,推展增加夜間路旁商用車輛泊車位的計畫,在有商用車輛泊車需求的地點加設夜間路旁泊車位。另外,運輸署亦會在今年內開展商用車輛泊車位顧問研究,制定適合的措施配合商用車輛的泊車需求,包括修改《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內,商用車輛泊車的標準準則。
記者 郭增龍
最Hit
冷氣機出風口咁樣安裝 單位離奇倒轉地球 網民睇真啲即時爆笑:益街坊|Juicy叮
2025-07-18 13:36 HKT
以創新與潮流引領全新零售文化 Nike Style Canton Road為新世代帶來運動潮流新視角
2025-07-17 17:37 H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