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初創鑽孔機械人及AI工地管理系統 加強工地安全增效率

更新時間:08:00 2025-09-23 HKT
發佈時間:08:00 2025-09-23 HKT
(由左至右) 倬詠技術拓展行政總裁黃凈陶、香港寶嘉數碼創新及變革管理主管范伊天、智建機械創辦人兼行政總裁任宇行攜手推動建築科技創新發展。
(由左至右) 倬詠技術拓展行政總裁黃凈陶、香港寶嘉數碼創新及變革管理主管范伊天、智建機械創辦人兼行政總裁任宇行攜手推動建築科技創新發展。

本港建造業早已意識到,引入創新科技是必然的策略,不但可加強工地安全,更可提高整體生產力。香港寶嘉建築有限公司夥拍香港科技園公司的兩間園區科企 —— 智建機械(CSC ROBO)及倬詠技術拓展(CHA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其自動鑽孔與錨栓機械人Drillcorpio(型號D2)及數位孿生(Digital Twin)管理平台,應用到多個本地大型基建項目。

國際龍頭嚴選夥伴  本地創科專業取勝
香港寶嘉是法國建築巨頭布依格土木工程(Bouygues Travaux Publics)的子公司,在港成立70年來,以承建大型基建聞名。

香港寶嘉數碼創新及變革管理主管范伊天(Etienne Fayette)指,選擇任何合作夥伴,首要的「入場券」便是其技術方案必須精準可靠。智建機械及倬詠技術拓展首先證明了能符合工程的嚴格要求,而真正「鎖定」合作的,是兩間公司超越技術層面的專業態度與高度靈活性:「他們了解香港市場,對項目全情投入、反應快,也樂意溝通及調整產品去滿足我們客戶的需求。」他續指,今次合作是透過香港科技園公司「穿針引線」,是創科公司與傳統行業龍頭的成功合作例子。

Drillcorpio(型號 D2)是一款先進的自動鑽孔與錨栓安裝機械人,專為協助工人完成高風險、重複性任務而設計,它能提高運營效率,同時優先保障工人的安全。
Drillcorpio(型號 D2)是一款先進的自動鑽孔與錨栓安裝機械人,專為協助工人完成高風險、重複性任務而設計,它能提高運營效率,同時優先保障工人的安全。

自動鑽孔與錨栓機械人加快工序 四個月鑽洞逾萬八個
香港寶嘉承建的6號幹線的T2主幹路及茶果嶺隧道,需要在狹小及密閉空間內鑽探大量錨栓孔,以安裝支架來懸掛機電組件。范伊天表示,若採用人手鑽孔,工友除了要面對高空工作的風險,亦會因重複動作而導致身體勞損,過程中產生的矽塵,更會對健康構成威脅。

智建機械創辦人兼行政總裁任宇行介紹道,他們研發的自動鑽孔與錨栓機械人,正好能應對這類重複、量大、危險、重型及精準度要求高的工作。操作員只需按鍵,機械人便會利用視覺辨識技術自動尋找位置、鑽孔、同步吸塵及安裝錨栓:「只需約四個月,機械人便完成逾18,000個孔洞及錨栓,相比人手施工要六至八個月更快,而內置的粉塵管理裝置,亦保障工友免受矽塵危害。」任續指,未來在古洞站工地亦會用機械人鑽孔。

AI驅動數位孿生方案  搭建工地「數據大腦」
由香港寶嘉有份擔任總承建商的鐵路工程採用倬詠技術拓展的「Antopia」數位孿生平台為「數碼建築工地管理系統」(DCSMS),透過呈現工地的3D場景,以管理不同工地的工作進度、工人、工程車或資源安排等。

其運作原理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是透過整合建築信息模型(BIM)模型和航拍實景,讓管理者能直觀對比設計與現實,及早發現潛在延誤。第二層是作為工地的「數據大腦」,將物聯網(IoT)感測器的零散數據轉化為實時的監測警報及自動化管理,提升工作安全與效率。第三層則是利用人工智能(AI)進行預測性分析,為管理者提供前瞻性建議。

倬詠技術拓展行政總裁黃凈陶舉例:「如果系統預計某個工地的進度有機會落後,會提前發出預警,並根據數據分析,建議需要增派多少工人、機械、材料,才能追回進度,從而實現精準的資源調配。」

香港寶嘉採用倬詠技術拓展的「Antopia」數位孿生平台,協助團隊降低風險、精準決策,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香港寶嘉採用倬詠技術拓展的「Antopia」數位孿生平台,協助團隊降低風險、精準決策,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善用香港創科整合樞紐優勢  共拓全球機遇
這次的成功合作,讓香港寶嘉對本地創科生態充滿信心。范伊天表示,他日後會積極向集團內澳洲、法國等地的同事推薦香港創科夥伴,並分享本地項目的成功經驗。而任宇行分享道:「香港背靠大灣區及內地龐大的創科生態圈,擁有高度集中且多元的創新技術,是將創新技術推向世界的最佳起點。」

黃凈淘則認為,在香港做建築創科著實不易:「與具備長遠數碼化視野的戰略夥伴合作至關重要。例如香港寶嘉提供一個共同創新的空間,讓技術團隊能在專家反饋下持續進行研發,是提升技術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