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初创钻孔机械人及AI工地管理系统 加强工地安全增效率
发布时间:08:00 2025-09-23 HKT

本港建造业早已意识到,引入创新科技是必然的策略,不但可加强工地安全,更可提高整体生产力。香港宝嘉建筑有限公司伙拍香港科技园公司的两间园区科企 —— 智建机械(CSC ROBO)及倬咏技术拓展(CHA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其自动钻孔与锚栓机械人Drillcorpio(型号D2)及数位孪生(Digital Twin)管理平台,应用到多个本地大型基建项目。
国际龙头严选伙伴 本地创科专业取胜
香港宝嘉是法国建筑巨头布依格土木工程(Bouygues Travaux Publics)的子公司,在港成立70年来,以承建大型基建闻名。
香港宝嘉数码创新及变革管理主管范伊天(Etienne Fayette)指,选择任何合作伙伴,首要的「入场券」便是其技术方案必须精准可靠。智建机械及倬咏技术拓展首先证明了能符合工程的严格要求,而真正「锁定」合作的,是两间公司超越技术层面的专业态度与高度灵活性:「他们了解香港市场,对项目全情投入、反应快,也乐意沟通及调整产品去满足我们客户的需求。」他续指,今次合作是透过香港科技园公司「穿针引线」,是创科公司与传统行业龙头的成功合作例子。

自动钻孔与锚栓机械人加快工序 四个月钻洞逾万八个
香港宝嘉承建的6号干线的T2主干路及茶果岭隧道,需要在狭小及密闭空间内钻探大量锚栓孔,以安装支架来悬挂机电组件。范伊天表示,若采用人手钻孔,工友除了要面对高空工作的风险,亦会因重复动作而导致身体劳损,过程中产生的矽尘,更会对健康构成威胁。
智建机械创办人兼行政总裁任宇行介绍道,他们研发的自动钻孔与锚栓机械人,正好能应对这类重复、量大、危险、重型及精准度要求高的工作。操作员只需按键,机械人便会利用视觉辨识技术自动寻找位置、钻孔、同步吸尘及安装锚栓:「只需约四个月,机械人便完成逾18,000个孔洞及锚栓,相比人手施工要六至八个月更快,而内置的粉尘管理装置,亦保障工友免受矽尘危害。」任续指,未来在古洞站工地亦会用机械人钻孔。
AI驱动数位孪生方案 搭建工地「数据大脑」
由香港宝嘉有份担任总承建商的铁路工程采用倬咏技术拓展的「Antopia」数位孪生平台为「数码建筑工地管理系统」(DCSMS),透过呈现工地的3D场景,以管理不同工地的工作进度、工人、工程车或资源安排等。
其运作原理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透过整合建筑信息模型(BIM)模型和航拍实景,让管理者能直观对比设计与现实,及早发现潜在延误。第二层是作为工地的「数据大脑」,将物联网(IoT)感测器的零散数据转化为实时的监测警报及自动化管理,提升工作安全与效率。第三层则是利用人工智能(AI)进行预测性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前瞻性建议。
倬咏技术拓展行政总裁黄净陶举例:「如果系统预计某个工地的进度有机会落后,会提前发出预警,并根据数据分析,建议需要增派多少工人、机械、材料,才能追回进度,从而实现精准的资源调配。」

善用香港创科整合枢纽优势 共拓全球机遇
这次的成功合作,让香港宝嘉对本地创科生态充满信心。范伊天表示,他日后会积极向集团内澳洲、法国等地的同事推荐香港创科伙伴,并分享本地项目的成功经验。而任宇行分享道:「香港背靠大湾区及内地庞大的创科生态圈,拥有高度集中且多元的创新技术,是将创新技术推向世界的最佳起点。」
黄净淘则认为,在香港做建筑创科著实不易:「与具备长远数码化视野的战略伙伴合作至关重要。例如香港宝嘉提供一个共同创新的空间,让技术团队能在专家反馈下持续进行研发,是提升技术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