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資訊|組合治療 有效延長晚期膀胱癌患者存活期

更新時間:08:15 2025-11-18 HKT
發佈時間:08:15 2025-11-18 HKT

根據資料顯示,本港每年約有440宗膀胱癌新症及約200人死於膀胱癌,而且復發及死亡率多年來高居不下。傳統上,膀胱癌的主要治療為鉑類化療、免疫治療及手術等;針對鉑類化療而言,它是晚期膀胱癌近40年來的標準治療方案,惟仍有過半患者無法存活超過18個月,亦經常出現復發及病情惡化。為幫助晚期患者延長存活期,醫學界成功研究「組合治療」,把抗體藥物複合體(ADC)配合免疫療法(IO),前者可直接殺死癌細胞,後者則可提升免疫系統的抗癌能力。

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會長及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鄺維基醫生指,早期膀胱癌的主要症狀包括血尿、排尿時疼痛或頻尿等,若已出現擴散的患者,則有機會感到如骨痛、骨盆疼痛或足部腫脹。由於早期症狀輕微,令不少患者都會忽略,延至晚期才求醫。值得留意的是,晚期膀胱癌患者的五年相對存活率只有約9%,而早期則高達96%,相距甚遠。
 

晚期膀胱癌患者的新曙光

在組合治療方面,香港泌尿腫瘤科學會副會長及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潘明駿醫生引述臨床試驗表示,接受組合療法患者的死亡風險比化療患者降低53%,而存活期中位數更由化療的16.1個月延長至31.5個月,效果顯著。現時,組合療法已獲國際指引建議為晚期膀胱癌的一線治療。

謝先生現年65歲,是一名晚期膀胱癌患者,他以往身體狀況良好,但因突然出現間歇性血尿而求醫,被診斷為氣泡。其後,他因血尿情況惡化而再接受檢查,並發現了腫瘤。由於謝先生的癌細胞已開始擴散至全身及內臟,他當時需依靠雙拐行走,更因嚴重骨痛而無法入睡,令他感到非常絕望。與醫生商討後,謝先生決定接受組合療法;兩周後,他的骨痛及血尿情況已有明顯改善,三個月後更可恢復工作。至今治療一年多,謝先生的情況仍然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