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 高級公共管理碩士(EMPA)香港政務人才項目 2026年9月入學 正在火熱報名中

更新時間:11:20 2025-11-11 HKT
發佈時間:11:20 2025-11-11 HKT
2025年EMPA項目畢業活動
2025年EMPA項目畢業活動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是千禧年國內率先成立的公共管理學院,秉承「培育公共精神、創造學術新知、服務國家發展、推動人類進步」的辦學理念,為服務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培養高層次人才。在第四輪全國公共管理以及學科評估和全國首次專業學位水準評估中,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均獲得A+的最好成績。在「2021年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科排名第一。2022年,全球公共政策、事務與管理院校聯盟(Network of Schools of Public Policy, Affairs, and Administration, NASPAA)正式公布清華大學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項目再次通過國際認證,成為中國首個完成NASPAA第二輪國際認證的MPA教育項目。未來,伴隨著清華大學建設一流大學的目標,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將在人才培養、學術和政策規劃研究、國際交流等各個方面向建設世界一流公共管理學院的方向不懈努力,為國家和全世界的發展做出貢獻。

未來,伴隨着清華大學建設一流大學的目標,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將在人才培養、學術和政策規劃研究、國際交流等各個方面向建設世界一流公共管理學院的方向不懈努力,為國家和全世界的發展作出貢獻。

項目特色和定位

  • 面向香港
  • 國際一流
  • 清華特色

中國內地高校中第一個面向香港特別行政區招生的高級共管理專業碩士項目。培養能植根中國、面向世界,知國情、懂港情的高級公共管理人才。

名額

每年招收學生30名

申請資格

  • 申請人持①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和②《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或《港澳居民居住證》。
  • 具有與內地(祖國大陸)學士學位相當的學位或同等學歷;
  • 持國(境)外教育機構學歷的申請人,所獲學位須通過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
  • 截止到2026年我校研究生新生入學前,申請人須具有五年以上(含五年)工作經驗;且同時滿足具有大學本科畢業後三年以上(含三年)工作經驗或者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後有兩年以上(含兩年)工作經驗。
  • 有志於服務社會、成長為治港政務人才,具備優秀管理能力和領導潜質。
  • 品德良好、遵紀守法、身心健康(符合國家和我校規定的體檢要求)。

基本要求與課程設置

  1. 學習方式:本項目採取非全日制教育方式,以週末上課為主,每學年將組織短期集中學習,在學期間還將組織國際公共管理前沿研修和國內實踐活動。課程主要由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講授課程,並邀請部分香港知名大學教授參與授課。攻讀學位期間需獲得總學分不少於38學分,修滿學分後,研究生需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一篇學位論文或實踐成果。
  2. 授課語言:以週末上課為主,每學年組織短期集中學習,在學期間還將組織國際公共管理前沿研修和國內實踐活動。
  3. 課程設置:包括公共管理基礎、中國國家治理和發展經驗、香港特區治理與發展、國內專業實踐、公共治理的國際經驗五大模塊。
2022年香港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當時為候任行政長官)為EMPA2019級畢業典禮發表影片致辭
2022年香港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當時為候任行政長官)為EMPA2019級畢業典禮發表影片致辭
2023年學生赴北京冬奧會場館參加專業實踐
2023年學生赴北京冬奧會場館參加專業實踐

課程亮點

  1. 特色教學:「量身定制」培養方案及課程體系,項目課程設計模塊化、特色化,設置國家治理和特區治理相關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實行與國際接軌的培養模式,充分對標NASPAA評估體系的九項勝任力,注重「價值、知識與技能」 三位一體的公共領導力的提升。邀請專家學者、高級官員參與部分授課,進行公共管理前沿講解與專業解讀。還將組織北京短期集中學習和移動課堂等等。
  2. 特色實踐:「國內專業實踐」與「公共治理的國際經驗」模組是項目課程設置的重要特色,旨在加深學生對國家基層治理思路和措施的認識和理解,多維度地把握國家公共管理領域的突出問題,對比及反思不同解決路徑;學生透過赴海外知名大學短期研修,接觸公共管理國際前沿,拓寬國際視野,提升全球治理意識。 2025年學生赴英國劍橋大學參加海外研修
    2025年學生赴英國劍橋大學參加海外研修
    2022年由EMPA學生主要組成的「香港鄉村振興隊」獲得中國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賽全國總冠軍
    2022年由EMPA學生主要組成的「香港鄉村振興隊」獲得中國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賽全國總冠軍
    2025年學生在北京清華園與EMPA項目顧問、巴黎奧運巴黎奧運女子重劍個人金牌得主江旻憓女士座談
    2025年學生在北京清華園與EMPA項目顧問、巴黎奧運巴黎奧運女子重劍個人金牌得主江旻憓女士座談

費用

學費標準為28.8萬元人民幣/生,分兩次交清。

申請辦法

北京時間2025年11月10日8:00至2026年1月9日中午12:00,登入「清華大學港澳台研究生網上申請服務系(https://yzbm.tsinghua.edu.cn/gatLogin),填寫申請信息,在線支付報名費(138元人民幣/人),並在申請系統中提交申請材料(請注意:報名申請環節包含三個步驟:報名登記、在線交費、提交材料。三個步驟缺一不可,完成「提交材料」環節方為報名完成)。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將組織材料審查組對通過材料形式審核的申請人的資料進行審閱,綜合評價申請人的學業水平、綜合素質和發展潛力,擇優遴選確定參加綜合考核名單,並通知入圍的申請人參加綜合考核。綜合考核包括專業筆試和麵試,通常在3-4月安排。

具體可參考招生簡章:

https://www.sppm.tsinghua.edu.cn/info/1170/8914.htm

聯繫方式

聯絡人:肖老師
電話:(86)10-62796240
電郵:[email protected]

2025年EMPA項目新一屆顧問聘任儀式
2025年EMPA項目新一屆顧問聘任儀式

想瞭解更多相關資訊和招生詳情?歡迎報名參加EMPA香港政務人才項目

2026年招生說明會

日期:2025年11月15日(周六)
時間:19:00-20:00

議程:

1. 清華公管學院情況介紹(北京會場)

高宇寧
副教授
清華公管學院副院長
EMPA項目負責人


2. EMPA項目介紹(北京會場)

潘潔
教授
清華公管學院EMPA項目主任


3. 學生代表分享(香港分會場)

楊卓姿
EMPA項目2023級在讀生
香港執業律師、粵港澳大灣區律師
大灣區專業人員協會副主席
香港律師會青年律師組成員
特區政府及地區事務多項公職


凌煒鏗
EMPA項目2023級在讀生
社會福利署社會工作主任
政府社會工作主任協會外務副主席
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秘書


4. 報考問答環節(北京+香港  線上互動)

參加方式:

1. 現場參會

地點:中環交易廣場二期20樓 會議室

請按連結報名參會
按此報名參會(報名截至時間:11月14日中午12時,因名額有限,報名將採取先到先得方式,我們將於11月14日或之前電郵通知成功報名者。請有意參加者儘早報名。)

2. 線上觀看直播

無需報名,直接按連結觀看。
按此看直播

聽聽同學們怎麼說

耿春亞
EMPA項目2022級畢業生  騰雲香港科創集群加速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安徽省政協委員

從清華畢業20年後,我與30位超棒的同學們一起,再次走進清華園,走進公共管理學院的課堂。人生的所學、所思、所想、所做,在EMPA政務項目的三年課程學習中,在對個人、對社會、對國家、對世界認知的反復咀嚼中,在與才華橫溢、各領風騷的同學們的朝夕相處中,被揉搓整合,被提煉昇華。帶着香港的風塵,再歷清華的洗禮,我領悟了全新人生的意義。

用三句話來概括清華EMPA項目的價值:一、改變舊的認知體系,架構新的思維模式;二、與都是六邊形戰士的同學們一起戰鬥,你會重回熱血;三、與清華結緣,為你打開新的精神世界和家園。

從EMPA畢業,我投入了嶄新的事業,以香港為舞台,讓世界看見中國創新的力量。這是中國發展的方向,這是香港嶄新的未來,這是我選擇香港的初心,這是我奮鬥前行的彼岸。歡迎熱愛香港,熱愛國家的你,加入清華EMPA的大家庭,你一定不虛此行!


禤駿遠
EMPA項目2022級畢業生 知臨集團 行政總裁

EMPA香港政務人才項目的課程體系博雅精深,涵蓋憲法與行政法之綱維、政治學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理論,並深入剖析香港基本法與公共行政之實踐,兼重學理根基與實例辨析,引領學員聚焦香港在國家發展與全球格局中的獨特使命。課堂之外,學員更透過實地考察,親身觀摩政府與民營企業的協作互動,於現場感知國情脈動,深化對國家發展戰略的認知。

項目師資薈萃清華與香港知名學者,春風化雨,啟迪思辨。在導師引領下,學員可擇其所愛之課題,潛心鑽研,鍛練對公共行政議題的層層剖析之能,培育高瞻遠矚之見。如此培育,旨在助學員畢業後,能於所專之領域貢獻香港,參與建設。


王宇
EMPA項目2023級在讀生 香港執業事務律師,粵港澳大灣區律師,香港新方向執行委員

在清華大學EMPA項目中,最令我欣喜的不僅是學術上的充實,還有與來自各行各業精英同學的真誠交流與共同成長。放下日常工作的身份,每個人都以學生的姿態回歸課堂,相互尊重、平等學習,在這個平台上坦誠分享經驗、交流觀點,激蕩思維。

法律工作者在這裏能獲得跨界啟發,將法律思維融入更廣闊的公共管理場景,同時體會團隊協作和多元視角帶來的內在成長。

衷心希望有志於服務香港、心繫家國的朋友們能在「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精神指引下,共同為香港和國家的繁榮進步貢獻力量。

 

本項目在香港教育局註冊編號:23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