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編程機械人創意無限 港生將再戰南韓國際總決賽
發佈時間:07:00 2025-07-30 HKT

在這個AI急速發展的年代,孩子是否已為未來作好準備?近年STEM(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教育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不少學校及家長都積極讓學生接觸編程與人工智能,而學習編程亦不再是大人的專利。事實上,透過有系統的訓練,小學生亦可以創造出令人驚喜的作品,甚至代表香港參加國際比賽。三位來自 iCanCode 的學生作品表現優秀,早前入圍深港澳青少年創意大賽總決賽,實在值得表揚。他們將於今年8月,聯同其他來自 iCanCode 的學員,合共21位學生,一同親赴南韓,出戰國際編程機械人大賽,與來自全球的年輕創客一較高下。

余言志:受多啦A夢啟發創造「情緒支援機械人」
就讀鍾聲學校,10歲的余言志(Andre)同學年紀輕輕,憑着出色的構思和編程能力,在「第三屆深港澳青少年創意設計大賽」中脫穎而出,成功入圍總決賽。他的作品名為 DON - 情緒支援機械人,靈感來自卡通人物多啦A夢,目標是讓機械人能夠理解主人的情緒,在開心、傷心、甚至生氣時作出相應反應。
「我希望 DON 能帶來溫暖,當朋友開心時一起笑,難過時提供安慰。」余同學說。他為此設計了四足機械身體、建立AI情緒模型,更加入音樂治療和正向互動遊戲功能。雖然過程困難重重,但見到同學因 DON 的回應而露出笑容,他感到無比滿足。

朱晉鏗:為妹妹設計的「chopping bot」
軒尼詩道官立小學三年級的朱晉鏗同學(Marcus)同樣入圍決賽,自小對組裝模型和機械結構充滿興趣,沒想到這份興趣會引領他走進編程世界。他的參賽作品 Chopping Bot,靈感來自妹妹吃肉困難,常常要媽媽幫忙剪碎。他希望製作一部能自動剪碎肉類的機械人,減少浪費、方便照顧者。
「我已經學習機械人超過兩年,每次都要由零開始組裝和寫程式。雖然有時會遇到難題,但從沒想過放棄。」Marcus 更表示非常期待首次到南韓參加比賽,希望能將這些年來學到的知識盡情發揮。
Marcus 的家長亦分享:「他從小喜歡砌模型,機械人課程既切合興趣,又訓練耐性,還可以與其他小朋友一起比賽,實在非常難得。」

唐卓瑜:以和平為願景設計「戰爭保護者」
就讀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9歲的唐卓瑜(Marvin)同學,憑着作品《戰爭保護者》入圍決賽。它是一款集防護、生存、醫療、教育於一身的多功能機械車。設計靈感來自他在新聞中看到的戰爭場面,深受無辜市民受害的畫面觸動,希望透過創作,為身處戰火中的人帶來保護與希望。
「我希望這部機械車可以在戰爭中拯救生命,在和平時為市民提供教育資源與基本生活所需。」他說。Marvin 表示,在設計過程中,他將自己對世界和平的渴望融入每一個細節。「我希望它能成為結束戰爭的象徵,讓每個人都可以生活在安全與和諧之中。」

在這個AI世代,懂得使用科技不再足夠,真正有競爭力的,是能夠創造科技的新一代。對很多學生而言,從興趣出發的恆常課餘編程學習,也許就是他們通往未來的第一步。如果你也希望你的孩子在科技和創意上有更好的發展,不妨鼓勵他們參加機械人編程課程及比賽,讓孩子了解科技,激發創新思維。ICanCode 的課程設計著重電腦程式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透過學習電腦的邏輯、架構、組織、分析、抽象、空間等的思考方式,深入淺出地掌握數位創作與科學科技等知識。學員更有機會參加國際性的創意科技及編程比賽,親身到韓國、大灣區等地與其他地區的學生交流,在創作的過程中取得成功和滿足感,並更有信心地迎接未來的不同挑戰。
課程查詢:
網址:www.icancode.hk
電話/WhatsApp: 61922862
(内容由機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