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馬會「趣看文言」戲劇教育計劃 擺脫沉悶印象 普及文言閱讀

更新時間:07:00 2025-08-28 HKT
發佈時間:07:00 2025-08-28 HKT

自2023/24學年起,7A班戲劇組一連3個學年再度推出由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贊助的「賽馬會『趣看文言』戲劇教育計劃」(「趣看文言」計劃)。承接上學年的成功後,計劃在本學年進一步拓展,並帶來全新活動。日前(8月16日)7A班戲劇組特別於饒宗頤文化館演藝廳舉行「趣看文言」經驗分享交流會,邀請教育界、社福界、戲劇界與公眾人士到場交流外,更請來多位學者提供寶貴意見。

「趣看文言」計劃循學校活動與面向公眾活動兩方面,同時亦希望提升業界專業能量,以推廣文言文閱讀。7A班戲劇組藝術教育及課程設計主任薛海暉分享本年度工作報告時指出:「本年度更新增『遊歷文言在大館:環境劇場演出』,市民可在歷史文化地標中以顯淺易明的戲劇了解文言文;同時又在YouTube推出互動文言學習資源,配合字詞的解說和閱讀文言的技巧,讓同學更容易吸收。」他又分享本年度「趣看文言」計劃先後到60間學校進行巡迴演出,並於50間學校提供文言文課堂示範。而「遊歷文言在大館:環境劇場演出」以《左忠毅公軼事》為主軸以配合大館前身的監獄環境,同時演出會展示原文的重點字句,方便觀眾理解。「另外,『親親古詩文』活動中,我們發現透過加入律動、手工等不同的小技巧,都能協助幼童初步接觸文言文。」

本年度「趣看文言」曾到訪60間學校巡迴演出,深受學生歡迎。
本年度「趣看文言」曾到訪60間學校巡迴演出,深受學生歡迎。

 

觀眾可於大館以全視角欣賞演出。
觀眾可於大館以全視角欣賞演出。


擺脫沉悶學習框框 運用想像發揮學生潛能

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中文科老師高樂詩認為計劃相當有成效:「『趣看文言』計劃到校巡迴演出時,具象化地呈現《楊修之死》的故事,學生的反應很熱烈。及後教授《楊修之死》時,學生已經相當理解。」本年度學校亦參與了「文言文說書大使」,導師會用心地教授學生說書技巧,例如要求學生運用紙扇模擬出不同東西,發揮學生潛能,令學生逐漸樂在其中,令她覺得相當震撼。

獻主會小學中文科科主任楊少芳老師亦表示,「文言文說書大使」提升了參與的學生表演欲:「導師只花了九節時間引導他們不斷討論及創作,以至進行表演,校長及各中文科老師均讚不絕口。」她又指,計劃讓他們將文言文與生活結合,提升到他們的自信心,以及對文言文的興趣。「計劃提供高質量的輸入,達致高質量的輸出,學校期待再次參與類似的文言戲劇活動。」
 

戲劇帶來共通話題 學習同時促進親子關係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高級協調主任彭安瑜本身亦覺得文言文沉悶,但計劃讓她認識到文言文有吸引的一面。她帶領低收入家庭參與「遊歷文言在饒館」及「遊歷文言在大館」活動後,家長反映活動為親子帶來共通話題,不但有助促進親子關係,亦讓孩子展現自我表達的能力。

「遊歷文言在饒館」在古樸的歷史建築舉行,令觀眾更投入其中。
「遊歷文言在饒館」在古樸的歷史建築舉行,令觀眾更投入其中。


「親親古詩文」將推廣至全港十八區 期望文言文可成生活一部分

對於家長及教師如何選材應用「視覺化」教學時,7A班戲劇組藝術總監梁承謙博士總括本年度的經驗時表示:「我們過往累積了校內教學的經驗後,今年怎樣能推廣至日常生活?我們發現其實推廣文言是要找回文言文的力量在哪裡。在《左忠毅公軼事》演出中,當扮演左忠毅公的演員大聲朗讀『吾今即撲殺汝』的時候,展現出一種正氣。用字的鏗鏘和簡潔配合節奏感,便呈現出中文的力量。嘗試為公眾帶來欣賞中文的喜悅,將會是我們再進行文言文推廣的一個方向。」他又展望第三年計劃時指:「『親親古詩文』將會推廣到全港十八區,同時亦會製作更多網上教學資源,讓更多人可以得益。」

「親親古詩文」有助幼童嘗試接觸文言文。
「親親古詩文」有助幼童嘗試接觸文言文。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