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德彌韻》古蹟室樂音樂會 歷史建築與旋律交織動人樂章

更新時間:07:00 2025-08-14 HKT
發佈時間:07:00 2025-08-14 HKT

明德國際醫院曾於二戰期間烽火歲月中守護無數生命,如今在誼樂社的推動下,化成音樂演奏廳,舉行4場「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樂.憶古蹟人情事」《勇德彌韻》音樂會,透過悠揚的室樂作品與古蹟歷史交織出撼動人心的音樂盛宴,讓觀眾於這歷史建築內認識醫院的故事及二戰時期中國軍人參與諾曼第戰役的事蹟,揭示香港鮮為人知的人情事。 

誼樂社藝術總監、著名大提琴家李垂誼將帶來精湛演繹。©Keith Hiro
誼樂社藝術總監、著名大提琴家李垂誼將帶來精湛演繹。©Keith Hiro

 

「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樂.憶古蹟人情事」《勇德彌韻》古蹟室樂音樂會,將在擁有118年歷史的明德國際醫院舉行,帶領觀眾走進香港鮮為人知的戰時記憶。© Matilda International Hospital
「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樂.憶古蹟人情事」《勇德彌韻》古蹟室樂音樂會,將在擁有118年歷史的明德國際醫院舉行,帶領觀眾走進香港鮮為人知的戰時記憶。© Matilda International Hospital


歷史古蹟中奏響經典 探索香港二戰記憶

藉着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八十周年,誼樂社選址於1907年建成的明德國際醫院,主辦《勇德彌韻》古蹟室樂音樂會。醫院曾經歷二次世界大戰,遭受嚴重破壞,其後默默重建並繼續矗立於港島奇力山之上,見證着香港的滄桑歲月變遷。誼樂社期望透過精心挑選而慰藉心靈的古典樂曲、古蹟導賞及專題展覽,多角度呈現香港獨特的歷史風貌,帶領觀眾走進香港鮮為人知的戰時記憶。活動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
 

頂尖音樂家集結 譜寫古蹟樂章

是次室樂會演出樂手陣容頂盛,由著名大提琴家兼誼樂社藝術總監李垂誼領銜,聯同小提琴手張知行、馬愷喬及中提琴手許恩樂共同演出。3位年輕音樂家均為誼樂社「年青音樂家招募」的得獎者,其中許恩樂更是今屆比賽優勝者,現於維也納深造。

音樂會合共挑選3首與戰爭歷史有着深刻連結的經典樂章,包括浦賽爾的《狄多與依尼阿斯》序曲及狄多的哀歌,後者每年倫敦紀念周日都會在白廳無名戰士紀念碑前演奏,向在戰爭中犧牲的英雄致敬;另一首浦羅哥菲夫F大調第二弦樂四重奏,除了因為戰爭而延遲首演,作曲家與明德醫院曾收治的俄國教授夏里柯(Harry Ore)亦有着奇妙連繫——教授是柴可夫斯基的學生,也是浦羅哥菲夫在聖彼得堡音樂學院的朋友和同學。而壓軸演出的巴赫D大調第三管弦組曲則象徵和平與寧靜,如同戰後城市的重建希望,留待後人細味。 

演出成員包括誼樂社「年青音樂家招募」得獎者,中提琴手許恩樂及小提琴手張知行與馬愷喬(由上至下)。
演出成員包括誼樂社「年青音樂家招募」得獎者,中提琴手許恩樂及小提琴手張知行與馬愷喬(由上至下)。


多元體驗 認識歷史

除了音樂演出,還有由明德國際醫院職員帶領的粵語導賞團,向觀眾介紹與音樂會主題相關的古蹟故事,細說明德醫院與二戰的深厚淵源。現場更設有由D-Day Hong Kong策劃的小型展覽,同步介紹明德醫院的故事及二戰時期中國軍人參與諾曼第戰役的事蹟,絕對不容錯過。活動將於同一天內分四個時段舉行,讓觀眾深入感受樂曲與歷史的交響共鳴,體驗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 
 

「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樂.憶古蹟人情事」 《勇德彌韻》

地點:明德國際醫院(山頂加列山道41號) 
日期:9月6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1時30分、2時45分、4時正、5時15分 
票價:$300 (於撲飛網站發售) 
備注:每節活動長約1小時,包括35分鐘的音樂會及20分鐘的粵語導賞團,主辦單位將為持票人士安排免費穿梭巴士來往中環與加列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