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推動房屋政策發展:告別劣質劏房 助基層邁向安居

更新時間:00:00 2025-09-26 HKT
發佈時間:00:00 2025-09-26 HKT

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關係到千家萬戶樂業安居,關係到社會和諧穩定。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22年視察香港時發表的重要講話中表示:「當前,香港最大的民心,就是盼望生活變得更好,盼望房子住得更寬敞一些。」工聯會一直心繫基層市民的居住環境,長期關注和跟進「劏房」問題,關心「劏房戶」生活狀況;持續推進利民房屋政策發展,改善弱勢群體居住環境。

政府在三年前宣布推出的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而當時部分人因選址、造價等細枝末節質疑「簡約公屋」計劃,工聯會在當時透過多次調研和記招推動社會支持「簡約公屋」,認爲「簡約公屋」是解決香港房屋問題的一大舉措,而最新的施政報告指出,今年底前會有約1萬個單位落成啟用,另外2萬個將在未來一年半內全部落成,相信能夠協助更多有需要家庭能夠上樓,特別是正在輪候公屋的劏房住戶。因此,「簡約公屋」政策為如今推出「簡樸房」規管制度奠定的基礎,令部分本就住在劏房裏的住戶能夠離開惡劣的居住環境,配合現時逐漸增多的公屋單位數量,亦令更多住戶能夠減少公屋輪候時間,減少市民對劏房的需求,讓告別劣質劏房早日實現。
 

告別劏房 由兒童做起

工聯會港島服務團隊和黃偉綸副司長、何永賢局長一起探訪劏房家庭。
工聯會港島服務團隊和黃偉綸副司長、何永賢局長一起探訪劏房家庭。

現時全港約有11萬間劏房,22萬人蝸居在內,包括3萬多名兒童。這些劏房普遍面積小、環境差,劏房兒童在不見天日的狹窄環境中成長,身心健康令人憂慮。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以立法方式制訂分間單位(劏房)出租制度,規定有窗、獨立廁所、獨立水電錶及面積不少於8平方米等,合乎標準的劏房更名為「簡樸房」,不合標準則取締。目標在2026年3月推行「簡樸房」規管制度,為告別劣質劏房踏出具有重大意義的一步。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團隊建議政府,讓有兒童居住的劏房家庭,優先入住過渡性房屋和簡約公屋,促請政府加緊完成全港巡查和取締劣質劏房,並力倡設立「住戶登記制度」,要求出租「簡樸房」予有兒童及長者的家庭時,須向政府登記住戶基本資料,助力部門及社會團體精準援助。

工聯會會長、立法會議員吳秋北,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黃國,副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鄧家彪、陳穎欣,立法會議員郭偉强、梁子穎就兒童居住不適切居所影響身心健康發展的問題,多次約見政府官員反映情況。另外,工聯會亦透過區議員、地區服務處和福利服務機構等持續收集「劏房戶」的意見,又舉辦政策交流研討會,收集學者專家、機構同工、工會代表、地區居民等多方的意見及建議。更開展社區支援巡迴講座,為現居於劏房的兒童家庭戶提供有效的社區支援政策及相關資訊。

工聯會向「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遞交簡樸房規管制度意見書。
工聯會向「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遞交簡樸房規管制度意見書。

 

支援青年置業刻不容緩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陳穎欣講述了青年置業困難的情況,以及對政府支援青年置業政策的期望。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陳穎欣講述了青年置業困難的情況,以及對政府支援青年置業政策的期望。

「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青年一直被視為香港的未來與希望。為了促進他們的發展,政府專注於幫助青年克服「四業」,即學業、就業、創業和置業等方面所面臨的挑戰。然而,近年本港青年不僅面臨高昂的置業成本,在就業率方面相較於其他年齡層亦顯得不足。

工聯會積極為香港青年解決置業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青年未來置業儲蓄計劃倡議書》(「青置計劃」),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陳穎欣指出,「青置計劃」專為21至40歲的青年設計,參加者在協議期間定期供款,並可在計劃到期時將這些供款用於購買專項單位的首期,還可享有優先揀樓權。如果參加者以夫妻為單位申請,還能獲得額外加分。這些供款將投資於政府儲蓄或基金項目,以支持香港的基建發展。該計劃旨在幫助香港青年預見置業的時間,並以可負擔的金額支付首期及供款。這不僅鼓勵青年及早組織家庭,還促使他們參與城市建設,投資未來,增強對社會的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