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律師會大灣區「識法」交流團 全英語法律探索旅程 培育深港青年國際視野
發佈時間:17:15 2025-07-10 HKT

香港律師會(「律師會」)連續第二年舉辦大灣區「識法」交流團,帶領香港學生前往深圳,與當地國際學校的學生一起以英語交流學習。80多名年青人到訪法律機關,並與同行的義務律師導師交流分享,以及參與一連串精心設計的活動。參加者不但增長了對法律和法治的認知,擴闊視野,更親身實踐香港在大灣區發展中的中英雙語及國際化之獨特優勢。

該交流團是律師會青年法治教育項目「青Teen講場」的活動之一。今年的活動反應熱烈,報名人數超額一倍,來自香港、內地、新加坡、韓國、印度、美國、澳洲、巴拿馬等地,相當國際化。他們分成十組,每組均有律師會的義務律師擔任導師。交流團全程以英語進行,實踐香港在「一國兩制」下以兩文三語「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

多名重量級法律界人士現身撐場
開幕禮在深圳灣體育中心舉行,多位重量級嘉賓親臨支持並致辭。律師會會長湯文龍律師致辭表示,期望同學們能透過兩地交流,深化對粵港澳大灣區法律體系的理解,激發起學習法律的興趣,讓此行成為終身學習的重要里程碑。他又寄語學生︰「你們不僅是參與者,更是未來的變革者。願這段經歷激勵你們為社區乃至世界帶來積極改變。」

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博士指出,香港作為亞太區國際法律服務中心,憑藉成熟的普通法制度,在銜接不同法律體系方面具有獨特優勢。香港應當充分發揮這一優勢,深化與內地及全球的互聯互通,為大灣區高品質發展貢獻香港智慧。

深圳市司法局黨委委員曹海雷副局長則表示,深圳與香港只有一河之隔,血脈相連。早在2011年,深港兩地政府就簽署了《法律合作安排》,形成法律服務、規則銜接、爭議解決等領域的深度協作。深圳亦積極引進香港法治人才,為當地法治建設帶來國際視野、注入堅實力量。

其他出席的嘉賓還包括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法律部部長劉春華先生、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李浩然博士、義務工作發展局主席彭韻僖律師、深圳前海合作區人民法院副院長宋亮先生、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執行院長Mark Feldman教授、深圳市律師協會會長張斌先生,以及「青Teen講場」2025籌備委員會主席譚雪欣律師等。
隨後,嘉賓們與學生一同參與破冰遊戲「同心鼓」。眾人圍圈,用繩子牽引牛皮鼓,重覆地把網球拋起並避免落地。這個遊戲考驗默契,寓意齊心協力,迅速打破參加者之間的隔閡,打成一片。

親身了解內地法律機構發展進程
首日的行程包括到訪深圳前海合作區人民法院。那裏作為全國綜合性司法改革示範法院,受理眾多涉外及涉港澳台的商事案件。該院亦開創先河,引入香港陪審員協助審案,成為大灣區法律合作的典範。學生們興致勃勃地參觀法院內不同部門,見證國家發展迅速的法律軟硬件配套,增強對國家司法環境的信心。


之後,眾人再轉到粵港澳地區第一家仲裁機構 — 深圳國際仲裁院,聆聽國際仲裁領域的最新發展,及內地法治建設的成果。此外,湯會長也向學生講解兩地法律制度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差別,並特別提到在排解法律爭議時,例如有個案需要仲裁時,香港憑「一國兩制」下的普通法獨特優勢,發揮著重要角色。

其中一位學生陳穎熹(Katrina)正在英國倫敦國王學院修讀法學系,是次特意由英國回來,表示很高興能參與其中。她指出:「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擁有語言能力和法律制度等優勢,可以成為內地和外國的橋樑。今次參觀仲裁院,親眼見證國家的法律制度,開闊眼界之外,亦肯定自己畢業後加入國際律師行的意向,助力國家和香港發展。」
演講比賽鼓勵學生探究法律
第一天的壓軸活動是分組演講比賽的初賽。晚飯後,同學們分組就「運動法律」作演說。他們在義務律師導師的引導下,搜集資料、修訂稿件、排練演說,展現卓越才智與團隊精神。完成初賽後,已是晚上十一時了。


到翌日清晨七點,他們迎來新一天的緊密行程,出發前往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進行決賽。四支脫穎而出的隊伍探討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雙重角色,如何發揮爭議解決樞紐的獨特優勢,提升國際體育法律服務,連接內地與全球市場。學生表現出眾,尤其在問答環節,盡顯創新想法,評審團都非常驚喜。評判之一的湯會長高度讚揚學生用心研究,會「戰略性運用」人工智能,但提醒他們善用科技時須確保內容無誤,並合乎道德規範。為肯定全部學生的努力付出,律師會送贈他們每人一款特別版「體•現法治」熊貓吉祥物。

電子支付體驗科技便利
在激烈的比賽後,導師帶學生到深圳灣萬象城用膳,體驗電子支付。最後,交流團以深圳地標建築「春筍」中國華潤大廈作結,俯瞰深圳灣的壯麗景觀,把大灣區蓬勃發展盡收眼底。
在這兩日一夜的深圳行中,學生零距離認識法治建設,收穫寶貴的法律知識,並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學生與義務導師亦師亦友,笑聲、掌聲和活力遍布行程每一個角落。
學生分享

英皇佐治五世學校學生 Riya︰「我很希望未來在粵港澳大灣區執業成為律師。今次印象最深刻是,參觀法院時,工作人員詳細解說,幫助我認識內地和香港的法律制度,理解兩地如何透過互聯互通為國家創造價值,更讓我反思如何利用兩地不同的法律優勢,來提升大灣區法律體系的效率。」

英皇佐治五世學校學生 Isabella︰「我一直對法律及司法領域充滿熱忱,因此當老師推薦我參加『Teen Talk』時,便知道這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機會。今次活動最珍貴的是結識志同道合的夥伴,此外,能夠與義務導師和法律專家交流,他們不僅提供專業支援,更分享業內親身經驗。他們的指導與前海、仲裁法庭的參觀相輔相成,讓我對香港與內地的司法體系及職業發展有了更立體的認識。」

深圳香港培僑書院龍華信義學校學生 謝綺芮︰「今次是難能可貴的機會,能親身感受仲裁庭的莊嚴氛圍,使我對法律的興趣大增,特別是香港與內地如何優勢互補解決國際爭議。日後,我將更主動探索香港和內地如何在『一國兩制』下協調,尤其是體育仲裁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