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申訴王 | 退休婦買樓買基金 連環損失200萬 傑青被質疑夾帶私逃 拒認指控
發佈時間:08:00 2025-08-22 HKT
投資毋非為賺錢,然而《星島申訴王》近日收到求助,該事主退休後購買越南物業作投資,怎料接連被騙,先有經紀借錢不還,再有投資基金款項未能收回,損失金額接近港幣2百萬元。
年近70歲的陳女士(化名),在職時從事文職工作,退休後一直想買樓投資,但香港樓價太高。2018年,她在網上看到投資越南物業的廣告,同年12月以大約港幣100萬,購入越南河內一個500呎單位。相關單位持貨7年,今年成功賣出,賺了20多萬港幣。單計這次買樓投資,整個過程沒有任何問題,但陳女士卻因為這次交易,認識了投資公司一名職員和負責人,結果賣樓賺的錢,也不夠填補損失。
經紀炒燶孖展借15萬 諸多理由拒還錢
事緣陳女士購買越南物業時,是由一名姓萬男職員處理。雖然萬先生之後離職,但在2022年2月,他突然聯絡陳女士,稱炒孖展虧損甚鉅,想向她商借30萬救急,她結果願意借錢。陳女士說:「我都年近70歲,覺得有能力的話,就幫年輕人渡過難關。我沒有子女,將來過身後有部分錢都是做慈善的,不如幫幫身邊的人。」
一心幫萬生渡難關的陳女士,決定借10萬元給他,但要求對方宣誓和立下借據,萬生承諾1個月後還錢,「一個多月後,他告訴我在柬埔寨有一個物業,已經成功賣出,可取回80萬元,但要問我借8萬元作旅費。」陳女士雖覺得旅費沒理由8萬元這麼多,但還是再借了5萬元給他。
雖然每次借錢,陳女士都要求對方立借據,萬先生亦說7月尾還錢。怎料到期後,萬說柬埔寨的買家撻訂,所以沒有錢還,陳女士便要求對方分期還款,每月還兩萬元。之後,萬當然沒有還錢。他不還錢的理由,可謂是五花八門,一時說盲腸炎入院,錢用作手術費;一時又說準備結婚而手頭拮据,到最後連裝也不裝了,直接封鎖了陳女士的WhatsApp玩失蹤,「好像一開始已瞄準我作為目標,我覺得他在尋找機會害我,或者去騙我。」
160萬買房地產基金 到期未能贖回
被人借了十多萬不還,原來還不是最糟糕,因為「終極大佬」還在後頭。陳女士因為買越南樓,認識了相關投資公司姓趙的負責人,亦即借錢不還那位萬先生的老闆。這位趙先生一直將自己包裝成一位「財經界KOL」,不時拍片教人投資,還標榜自己曾獲得「全球華人傑出青年獎」。
陳女士在2020年,透過這位趙先生買入20萬美元越南房地產基金,折合港幣約160萬,怎料又出事,「這個基金本身是5年限期,按推算2024年12月就能贖回。 但問題是2024年12月,它無法作贖回。趙先生是基金的董事, 他宣稱市道不好,所以不能贖回。」
一直未能贖回基金的陳女士,留意到趙先生的公司,在香港的業務近乎停頓下來,還聽說他去了越南定居,只能夠透過WhatsApp向趙先生追討,「我感覺他意思是說,有大約八成本金可以贖回,但現在我都沒有收到錢。」據陳女士說,這筆基金投資的本金和利潤,推算大概有180萬,再加之前被借十多萬未還,她在事件的損失接近200萬港元。
這數目對這位退休人士來說,絕對不算少,「沒有這筆錢,真的要調較自己的生活。例如以前可以去高級酒店吃一餐,現在只好去茶餐廳。」陳女士表示,如果9月還未取回款項,就會向證監會投訴。
《星島申訴王》曾到相關投資公司了解,但沒有人應門,之後再WhatApps聯絡趙生,他透過公關公司回覆,說理解投資者對基金進展嘅關注,團隊已經透過電郵通知投資者,說明目前最新情況,而公司亦計劃召開投資者大會,匯報財務狀況和基金終止進度,更說會提出臨時紅利分派方案,但要視乎董事會批核。整個回應除了表明沒有潛逃,以及擺出願意面對事件的姿態外,看不到有何實質的退款時間表。
對於陳女士這次事件,大家有何看法呢?如有遇過類似的投資情況,歡迎留言告訴《星島申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