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遭星主權基金起訴 高層回應:3年前已澄清誇大收入指控 股價曾彈6%
發佈時間:14:38 2025-10-16 HKT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罕有在美國法院對中國電動車企業蔚來(9866)提起證券訴訟,指控其透過關聯交易誇大收入,違反證券法。消息拖累蔚來股價昨日一度急跌13.2%,收市仍跌9%,市值蒸發逾133億元。蔚來回覆《星島》查詢時強調,此次訴訟是基於3年前沽空機構灰熊(Grizzly Research)的做空報告,而蔚來已在2022年8月按美國證交會(SEC)要求完成獨立調查,並發布結果澄清所有指控。蔚來又表示,GIC選擇此時訴訟是其權利,並指此類訴訟在美國市場常見。
蔚來今早曾反彈超過半成,最新報51.5元,升4.5%。
AI 摘要
|
GIC指控蔚來在電池入賬上涉虛增收入
該訴訟8月在紐約南區法院提出,蔚來、首席執行官李斌和前首席財務官馮衛列為被告。報道指,這次起訴是GIC罕見地、首次對在中國境外上市的中國公司採取此類行動。
GIC指控被告就蔚來與其關聯公司蔚來電池資產公司(Nio Battery Asset Co.)的關係作出「實質性虛假或誤導性陳述」,並未披露有關業務和財務的關鍵事實。GIC訴訟指,該電池資產公司的財政紀錄顯示,該公司從蔚來預先購買電池,使蔚來能夠立即記錄這些銷售的全部收入,即使最終用戶尚未完全支付電池費用。

訴訟文件認為,此類收入應該逐步確認,而不是一次過全部確認。根據訴訟文件,這些虛假陳述人為地抬高了蔚來的股價,導致GIC蒙受「重大損失」。
對於灰熊2022年發表的沽空報告,當時多間大行包括德意志銀行、摩根士丹利、JP摩根及大和資本等,均明確表示不支持灰熊結論。這些機構指出,灰熊對蔚來電池資產管理業務(BaaS)的相關質疑,實屬對該商業模式的誤讀,並存在概念與數據混淆的問題。德意志銀行在研究報告中明確表示:「灰熊對蔚來電池資產管理業務的擔憂毫無根據,對該商業模式的多個環節存在嚴重誤解。」
大行:沽空報告毫無根據
值得關注的是,今次並非GIC首次對上市公司採取法律行動。作為管理規模逾千億美元的主權基金,GIC曾多次對上市公司提起訴訟,指控對方導致其遭受投資損失。公開資料顯示,近年包括高通、默克、新基醫藥、暉致、英國石油等多間跨國企業,均曾被GIC起訴。
一位投資機構分析師指出,GIC的法律行為往往具有雙重目的,一方面是財務訴求,另一方面也是其風險管理策略的一部分,在市場波動期通過法律手段對沖潛在投資損失。
據《聯合早報》報道,截至2025年3月底,GIC的20年年化實際回報率為3.8%,連續兩年低於4%,為2020財年以來最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