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私有化|滙控未止跌 大行料短期陣痛、長期受益 反應過度成吸納機會

更新時間:10:06 2025-10-10 HKT
發佈時間:10:06 2025-10-10 HKT

滙控私有化恒生銀行的消息,市場的反應兩極化,滙控股價周四(9日)急跌,恒生則大升26%。有大行認為,滙控此舉屬「短期陣痛、長期受益」。

滙控今(10日)早股價「未止跌」,最新報102.3元,跌1.6%;恒生報150.2元,微升0.26%。

相關文章:恒生私有化|滙豐擬將恒生私有化 作價155元 恒生將撤上市地位

摩通:恒生有力帶動增長

摩根大通認為,滙控此舉屬「短期陣痛、長期受益」,暫停回購將拖低每股盈利,但長遠恒生有力帶動增長。該行認為,當滙控股價反應過度,是吸納的機會。

摩通預計,滙控未來3個季度暫停回購的總額涉及70億美元,意味拖累每股盈利,但該行相信滙控於2026年次季,已可將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CET1)回復至14%目標。該行續指,即使不考慮私有化恒生後,收入協同或成本改善,單計恒生貢獻業務比例提升至100%,預計為2027年滙控每股盈利提升1.5%,股息亦可望增派3.1%。

相關文章:恒生私有化|一文看清恒生股東注意事項 不影響第三次中期息 私有化落實仍要甚麼條件?

花旗:暫停回購影響不大

花旗指出,滙控舉措反映過往透過股份回購對每股盈利的增值作用有限,管理層遂將焦點轉向資本配置。該行認為滙控暫停回購對每股盈利影響不大,最多減少2%,派息比率可望維持在50%水平。

相關文章:滙豐私有化恒生一定成功?小股東Buy唔Buy?|李穎琳

瑞銀:改善恒生效率競爭力

瑞銀看法則較樂觀,相信滙控會維持現有派息計劃,雖然短期重組及潛在貸款損失撥備仍未確定,但認為私有化恒生屬積極戰略之舉,可改善恒生效率及競爭力。而晨星亦指,過去滙控及恒生一起上市,出現管治問題,私有化後可解決,而且帶來一定成本協同效應。

相關文章:滙豐千億的如意算盤|阮子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