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GPU第一股」誕生 摩爾線程88天光速過會

更新時間:16:56 2025-09-27 HKT
發佈時間:16:56 2025-09-27 HKT

據星島環球網報道,9月26日上交所官網披露信息顯示,摩爾線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摩爾線程)IPO申請已成功通過科創板上市委會議審議。

距離該公司6月30日IPO申請獲得受理,僅僅過去了88天。科創板罕見的閃電速度,凸顯了監管層對硬科技企業的支持力度。

而隨著摩爾線程過會的消息傳出,這場始於三年前的資本布局終於迎來高潮。創始人張建中,這位前英偉達中國區總裁,帶領他2020年創立的GPU公司,終於成為A股市場「國產GPU第一股」。

 

閃電過會

「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上交所上市委的審議結果,為摩爾線程的IPO之路亮了綠燈。從受理到過會,其創造了2025年科創板IPO的新速度。 

此次IPO擬募資80億元,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新一代自主可控AI訓推一體芯片研發、圖形芯片研發、AI SoC芯片研發及補充流動資金。

摩爾線程的IPO速度背後,是國家對GPU產業「自主可控」的迫切需求。

GPU作為AI、高性能計算的核心硬件,被納入“新基建”關鍵領域,摩爾線程已在真實場景實現商業化,技術可行性獲得認可。

資本布局

隨著摩爾線程IPO進程推進,A股市場掀起一場“摩爾線程概念股”熱潮。

這場所資本狂歡在二級市場早已啟動。9月22日,在摩爾線程IPO上會消息披露後,GPU概念股集體大漲。海光信息、芯原股份等個股盤中股價創下歷史新高,聯美控股更是收獲三連板。

據《星島》記者不完全統計,近來,宏力達、和而泰、瑞豐新材、華辰裝備、中天科技、聖元環保、初靈信息、萬和電氣、聯美控股、中科藍訊、ST華通和盈趣科技等A股上市公司,紛紛披露與摩爾線程的股權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澄清持股比例較少或沒有,但也不乏態度“曖昧”者,不想錯過這場資本盛宴。

創始人光環

摩爾線程的快速崛起,與其創始人張建中的行業背景密不可分。張建中是GPU行業的資深老兵,曾擔任英偉達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經理。他在2020年10月創立摩爾線程,帶領團隊在短短五年內推出四代GPU架構。

這位行業先鋒的號召力,使得摩爾線程從成立之初就獲得了頂級資本青睞。騰訊控股、聯想集團、紅杉資本、厚雪資本等均為摩爾線程的直接或間接投資方。

截至2025年6月30日,張建中合計控制公司36.36%的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在他的帶領下,摩爾線程實現了從技術到業績表現的雙重提升。

機遇與挑戰

摩爾線程的成功過會,只是國產GPU行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當前,國產GPU行業正進入「1→N」放量期。隨著AI算力需求爆發,GPU芯片發展推動封裝測試設備需求激增。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過去五年中國GPU市場規模快速增長,預計到2029年將達到1.36萬億元。

然而,摩爾線程也面臨諸多挑戰。公司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預計最早於2027年實現盈利。此外,公司客戶集中度高,2025年上半年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額占比高達98.29%。

與此同時,國際GPU市場的競爭依然激烈,英偉達、AMD等巨頭占據主導地位。摩爾線程能否在技術叠代和市場拓展上跟上步伐,仍需時間檢驗。

《星島》記者 葉紫 上海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