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翻倍股今日陰包陽 東芯股份預警上半年續虧
發佈時間:22:30 2025-08-01 HKT

《星島環球網》報道,一則風險提示,揭開了7月翻倍牛股上半年業績虧損面紗。
AI摘要:
|
8月1日,東芯股份(688110.SH)發布的《關於股票交易風險提示公告》表示,公司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預計2025年半年度仍處於虧損狀態。當天,東芯股份以67.8元高開後一路走低,截至收盤,該股報57.4元,跌11.37%,成交額放大至61.56億元,換手率22.39%,K線形態為陰包陽,市值253.9億元。有業內人士告訴星島日報記者,龍芯股份今年以來,通過高頻舉辦投關活動,向各路資金方持續釋放利好,終於七月末引爆股價,迎來翻倍,8月1日迫於交易所規定發布風險提示,借機冷不丁放出虧損雷,此前根本沒預告,如此操作意圖明顯。


7月29日以來,隸屬於電子-半導體行業的東芯股份股價表現兇猛,29、30、31日漲幅分別為20%、17.33%、20%,8月1日最高沖至69.89元,本周最高漲幅達為87.12%,7月漲幅高達111.22%,大幅跑贏科創50指數4.43%的月漲幅。
但隨著風險提示公告發布,1日東芯股份高開低走,據行情軟件統計,主力資金凈流出3.44億元。
資料顯示,東芯股份於2014年成立於上海,專注於中小容量存儲芯片的獨立研發、設計與銷售,涉及AI終端和車規級存儲產品的研發,2021年12月10日在科創板上市。
7月26日,東芯股份持股37.88%的上海礪算科技公眾號發文——《礪算科技第一代TrueGPU系列圖形卡發布,國產真自研高性能圖形GPU來了!》,當天其發布國內首款6nm自研GPU——礪算「7G100」系列以及首款顯卡產品 Lisuan eXtreme,預計8月份產品送樣,9月份啟動量產。有數位讀者在文後留言稱這是「中國顯卡的deepseek時刻」。


連續三日登上龍虎榜
龍虎榜數據顯示,7月29日和30日分別凈買入4.53億元、6.94億元,7月31日買賣凈差轉負為2945.77萬元。
《星島日報》記者根據龍虎榜數據匯總,7月29日至31日,東芯股份買入前五總計分別為滬股通專用、廣發證券深圳深南東路營業部、國泰海通上海松江區中山東路營業部、中信證券上海分公司、中國國際金融北京建國門外大街營業部,賣出前五合計分別為滬股通專用、國泰海通上海松江區中山東路營業部、國聯民生無錫清揚路營業部、東吳證券吳江體育路營業部、機構專用。其中,滬股通專用席位連續三個交易日共買入約4.58億元,凈賣出約2.10億元,北上資金交易活躍。
此外,7月29日和30日連續兩個交易日,廣發證券深圳深南東路營業部和國泰海通上海松江區中山東路營業部分別買入共2.93億元、1.79億元,國聯民生無錫清揚路營業部和東吳證券吳江體育路營業部分別買入共1.52億元、1.34億元。



風險提示虧損與投資項目存不確定性
8月1日,三天來漲勢淩厲的東芯股份發布風險提示公告,指出二級市場交易、業績虧損和滾動市盈率顯著偏離同行業等三類風險。
東芯股份認為,近期股價累計漲幅較大,遠超同行業及上證指數漲幅,可能存在短期上漲過快出現的下跌風險,提醒投資者審慎決策,理性投資。
業績方面,公司一季度凈虧損約5924萬元,並表態預計上半年仍虧損。經公司自查,公司及子公司目前生產經營情況正常,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前期披露的信息不存在需要更正、補充之處。公司經營業績未發生與近期股票漲幅對應的變化,存在相關市場交易變化無對應盈利能力變化支撐的風險。
根據中證指數有限公司官方網站發布的截至2025年7月31日的市盈率數據顯示,公司所屬《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上市公司行業統計分類指引》「C39計算機、 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滾動市盈率為42.12,目前公司滾動市盈率為負數,顯著偏離同行業平均水平。
此外,東芯股份還就媒體報道、市場傳聞、熱點概念情況回應稱,公司於2024年以自有資金2億元向上海礪算進行增資,投資後持有上海礪算37.88%的股權,未納入合併報表範圍。標的公司主要從事多層次(可擴展)圖形渲染GPU芯片的研發設計。產品可應用於個人電腦、專業設計、AI PC、雲遊戲、雲渲染、數字孿生等應用場景,並非應用於大模型算力集群等相關場景。截至2025年5月25日,上海礪算收到了首批封裝完成的G100芯片,並完成了主要功能測試。截至目前,上海礪算正在持續進行產品優化提升工作,下一步將進行客戶送樣以及量產,目前尚未產生收入。對此,公司進一步提示產業化進度、市場競爭與業績、持續經營三方面風險。
19次投關活動頻釋向好信息
7月28日,上證E互動顯示,投資者提問公司是否探索工業互聯網、產業互聯網等領域,東芯股份董秘回覆表示,公司專注於中小容量NAND Flash、NOR Flash、DRAM產品的研發、設計與銷售,產品應用場景廣泛,涵蓋網絡通信、監控安防、消費電子、工業控制和汽車電子等多個領域。其中,在工業控制領域,其產品已成功切入電力自動化終端、工業通信模塊等高可靠性場景。東芯股份強調,將持續發揮在產品穩定性與耐久性方面的技術優勢,為客戶提供可靠、高效的存儲解決方案。
《星島日報》記者梳理公告發現,今年4月以來,東芯股份的投資者關系活動高達19次,4到6月分別為1次、11次、7次。活動類別涵蓋策略會和路演活動等多種形式,吸引共209家次機構參與,其中既包括博時、諾安、易方達等24家公募基金,也涵蓋上海盤京投資、深圳恒澤私募、正圓投資等60家私募機構,以及華泰、光證、財通、東證融匯等4家券商資管機構。
此外,還有花旗環球金融、摩根大通、Neumann Capital等10家外資機構,昆侖保險、國聯人壽等4家保險機構。
密集互動背後,公司持續向市場釋放業務進展與戰略布局的積極信號。
從互動內容看,19次投關活動的核心信息主要集中在四大方向,全面展現公司在車規級市場、GPU投資項目、存儲芯片主業及AI布局上的進展。
對於投資者高頻關注的公司車規級存儲產品進展問題,6月24日、6月27日,東芯股份透露,其SLC NAND、NOR以及MCP等車規級存儲產品,已有更多料號通過AEC-Q100驗證,可滿足更為嚴苛的車規級應用環境需求。目前,公司已向包括境外知名一級汽車供應商(Tier1)在內的客戶銷售車規產品,在汽車電子市場的布局持續深化。
盡管風險提示公告指出上海礪算科技的GPU項目尚未產生收入,但其進展一直是二季度機構調研追問的焦點之一。
圍繞中小容量存儲芯片核心業務,東芯股份重點回應行業動態與產品策略:海外大廠退出利基型DDR4市場,公司已布局DDR3、DDR4及低功耗系列產品,在監控安防、工業控制等領域已形成競爭優勢。
針對AI產業爆發,公司表示將會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積極布局高帶寬領域,以應對AI需求的井噴式增長。
星島日報記者 郭敏敏 實習記者 朱苑盈
編輯 廖梓妤 終審 潘淩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