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基金7周年 活化醫院道古蹟作全球總部 梁振英:基金會弘揚「一帶一路」合作精神

更新時間:13:45 2025-11-21 HKT
發佈時間:13:45 2025-11-21 HKT

香港民間慈善機構「共享基金會」今年踏入7周年,進駐百年歷史建築醫院道4號作為全球總部,並將成為開展國際醫療援助、青年教育及跨文化合作的重要基地。共享基金會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今日(21日)表示,基金會是在香港成立的本地專業互助組織,主要於海外及內地開展工作,同時也在香港推動人文交流與公共服務,通過實踐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文聯繫與民心相通,並弘揚「一帶一路」合作精神。

梁振英續指,基金會成立至今7年,期間雖受3年疫情影響,但工作仍持續推進,具體工作成果包括在10個國家設立18個服務類別,簽署了61份合作協議。此外,基金會「消除白內障致盲項目」開展3年間完成逾2.5萬例免費手術;「直接飲用水項目」向東帝汶捐贈100台採用納米技術的直飲水機;今年亦先後與山西省政府、柬埔寨,及老撾衛生部商討中醫藥應用及合作方向;在瓦努阿圖7.3級地震後分發5,000個物資包等。

設全球總部推廣基金會的理念

問及全球總部對未來工作有何幫助,梁振英解釋,這個選址對基金會最大得益在於能加強與社區的互動,畢竟這是一幢獨立運作的建築。由於建築位置顯眼,許多行人和車輛經過時都能看到,他希望透過總部,能夠再次向社區推廣基金會的理念,並延伸至整個香港。至於具體遷入時間,梁振英表示,基金會現有的辦公室租約明年才到期,因此無需急於搬遷,計劃在現有租約到期前,再逐步遷入上層空間。

共享基金會總幹事陳英凝表示,過去基金會主要在海外開展工作,並組織香港青年前往當地做義工,香港僅進行少量培訓。如今擁有總部後,青年義工將成為大使,未來可持續參與社區活動,並擔當項目介紹者。

每年辦兩次開放日展示工作成果

陳英凝亦表明,基金會每年大概舉辦兩次開放日,向市民展示工作成果,並讓其了解該建築多年來在本港公共衞生發展領域的歷史。此外,平日亦接受預約參訪,原因有二,其一,大樓為24小時運作的國際工作平台,48名員工需協調10國事務,需有效引導訪客了解運作;其二,許多海外合作大學曾參與基金會國際項目,未來若他們訪港,希望可安排其與香港青年、民眾交流,實現「民心相通」的雙向互動。

基金會的國際救援工作拓至四大洲共10個國家,包括老撾、柬埔寨、塞內加爾、毛里塔尼亞、吉布提、東帝汶、洪都拉斯、瓦努阿圖、斐濟和哈薩克斯坦,在八大醫療與公共衛生領域為當地民眾提供援助,成果在今年9月獲外交部在例行記者會中予以肯定。

記者、攝影:曹露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