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委會通過新居屋禁售期減至10年 黃碧如:調整時機合適 公屋聯會:年期合宜 增居民向上流動機會

更新時間:10:20 2025-11-07 HKT
發佈時間:10:20 2025-11-07 HKT

房委會昨日通過多項房屋政策調整,包括將新居屋的禁售期縮短至10年、增加下一期「白居二」配額1000個,以及將明年居屋的綠白表配額比例調整至50:50等。公屋聯會及立法會議員均歡迎有關措施,認為有助促進公屋及居屋市場的流動性,並提升年輕人置業的機會。

業主自用為主不擔心構成炒風

小組委員會主席黃碧如今日(7日)在電台節目表示,現時是合適時機調整轉讓限制年期,有關單位在市場上轉售,可以讓正尋找單位的市民有所選擇。她並認為,不會構成炒風,因為業主在買入這些單位時已經知道有禁售期,過了15年或10年,業主都是自用為主,可能家庭經濟狀況改善或換樓,才考慮放售房屋。

對於明年推出的新一期居屋,綠白表比例會調整至5:5。黃碧如指,有關調整對各方面都好,未來5年資助出售房屋供應約5萬8千個單位,供應量較今屆政府上任時多了約50%,因此即使調整比例,但實際上的供應仍然增加,所以市民不用擔心。

至於增加居屋及綠置居面積較大單位的比例,黃碧如說根據現時分佈,每個項目有約兩成是兩房、即約420呎單位。她相信如日後公屋輪候冊申請數字下降,便有空間調整,考慮屆時在新推出的項目中,兩房單位增至約兩成半,以及室內面積增加約10%。而增加「白居二」配額至7000個,黃碧如認為,雖然市場有聲音認為應增加更多配額,但若一次過增加太多配額,情況不理想,強調要「睇定啲」。

有助鼓勵年輕人努力置業

公屋聯會主席文裕明在另一個電台節目指出,房委會將新居屋禁售期縮短至10年,與該會的主張一致。他認為10年的禁售期既能阻止炒賣,也能讓居民有足夠時間提升經濟與社會地位,從而實現向上流動。

對於下期「白居二」新增配額的一半,會撥予40歲以下選擇參加「青年計劃(白居二)」的家庭及一人申請者。文裕明表示支持,並認為此舉有助鼓勵年輕人置業,同時也能促進居屋業主換樓,進一步推動市場流轉。他建議,若措施成效理想,可適時考慮進一步增加配額。

至於明年居屋綠白表配額比例調整至50:50,文裕明指出,這不僅增加綠表申請者機會,也有助鼓勵公屋居民購置居屋,對促進公屋流轉起積極作用。對於有意見認為此舉可能壓縮白表申請者機會,他回應「針無兩頭利」,並指出隨著私人市場供應逐步增加,白表申請者的選擇也會相應增多。

房委會另一項措施是增加居屋和綠置居大單位的比例。文裕明引述近年公屋聯會的調查表示,不少公屋居民希望改善居住環境,擴大居住空間,新措施將鼓勵他們購置綠置居或居屋。

相關新聞:房委會通過新居屋禁售期減至10年 黃碧如 : 會一併研究涵蓋最近3年出售單位

洪雯對縮短禁售期有所保留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洪雯在同一節目表示,大部分措施有助促進公屋居民流轉至居屋,並增加市民置業機會。她特別提到,下期「白居二」新增配額中,一半將預留給40歲以下參與「青年計劃」的家庭及一人申請者。她指出,香港自置居所比例在過去20年間由54%下降至50%,跌幅雖不大,但年輕業主比例顯著下降,1997年35歲以下業主佔22%,如今僅餘約7%。此次措施有助鼓勵年輕人在壯年階段置業,值得肯定。

對於近期約15%至20%獲「白居二」配額申請者放棄申請「購買資格證明書」,洪雯分析可能原因包括市場變化、個人經濟狀況轉變、未能覓得合適單位,以及大單位供應不足且迅速售罄等。

建議從供應與需求兩方面著手

對於居屋和綠置居在公開市場的禁售期縮短至10年,洪雯坦言對此政策有所保留。她認為,允許居屋補地價後轉為私人市場出售,可能變相令夾心階層選擇減少,並對私人市場造成干擾。她強調,政府房屋政策應聚焦於協助難以在私人市場置業的市民,而非與私人市場競爭。參考新加坡等國經驗,政府資助房屋與私人市場之間應設有防火牆,以確保房屋階梯的有效運作,不會令政府的角色模糊。

洪雯指出,香港房屋體系目前面臨三大挑戰:自置居所比例持續下降、公屋流轉率偏低,以及公屋數量不斷膨脹。她建議從供應與需求兩方面著手,鼓勵年輕人及公屋居民向上流動,促進公屋流轉,從而提升市民自置居所的比例,這才是解決向上流動問題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