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律師公會加拿大參加國際法律會議 與國際法律界商討AI
發佈時間:21:50 2025-11-03 HKT
今年的《施政報告》提出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協調檢視與人工智能(AI)相關的法律配套。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最近表明特區政府正積極應對AI相關挑戰。本港的法律專業也一直關注AI在全球法律方面的發展。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毛樂禮及副主席薛日華剛剛抵達加拿大多倫多,出席國際律師協會(International Bar Association)2025年會。代表團將會出席多場小組會議,與來自其他司法管轄區的法律界代表,深入討論人工智能對法律界帶來的影響,以及共商應對策略,加強公會與國際法律界的交流和聯繫。
130個司法管轄區、逾2,700間律師行及政府代表等 共5,000人與會
國際律師協會年會是全球法律界其中一項大型活動,今年來自約130個司法管轄區、逾2,700間律師行、企業、監管機構及政府代表,共約5,000人與會。年會為期6日,共設有約50場規模各異的研討會,當中人工智能是焦點話題,多場研討會分別探討AI對法律界的影響;律師及大律師應該如何應對;AI會否有助促進法治和司法公義;以至應否及如何監管AI等等。


毛樂禮及薛日華將會參與多場研討會,圍繞亞太區在生成式AI下的角色、AI對日後訴訟和發展訟辯技巧的影響、最新的網絡保安發展趨勢等,當中毛樂禮將會主持一場討論專業操守重要性的研討會。
毛樂禮表示,由他擔任主持的研討會,雲集不少重量級人物,例如英國司法部法院及法律服務國務大臣(Minister of State for Courts and Legal Services)Sarah Sackman KC;英國英格蘭及威爾斯大律師公會(Bar Council of England and Wales)主席Barbara Mills KC等。現時環球法律界面對不同挑戰,例如社會兩極化、AI對法律界的影響等,他期待在研討會上,與一眾講者交流真知灼見。
除了毛樂禮和薛日華外,大律師公會亦派出三名新晉大律師翟敏而、郭雅媛及楊鈞愉參與。新晉大律師是指執業年資7年或以下的大律師,大律師公會一直支持他們的發展,除了深造訟辯技巧外,亦鼓勵他們多與其他地區的新晉律師和大律師交流,建立聯繫,而三人今次均獲大律師公會資助出席年會,以新晉大律師的角度,和其他司法管轄區的新一代交流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