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置︱何永賢:傾向日後試點形式推行 須考慮定價及時機等 強調不會賤賣政府資產
發佈時間:12:37 2025-09-28 HKT

深受公屋居民期待的「租者置其屋計劃」(租置計劃)未有出現在新一份《施政報告》,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解釋與業權問題有關,希望可以歸一化業權,又指未必不會在任內重推,可能會挑選屋邨嘗試調研,了解市民的想法。
何永賢:相信混合業權問題能夠解決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在電視節目《講清講楚》表示,當局傾向先以試點形式推行「租置」,強調成敗需考慮定價、推出時機、業權管理以及屋邨的選擇等關鍵因素。她舉例指外國試過將太大量公屋出售,導致主導權轉到私人市場,政府會失去供應主導權。不過就較大爭議的混合業權管理問題,何永賢表示雖然比較技術性,但相信能夠解決。
何永賢指每年《施政報告》諮詢都收到重推租置的建議,一些擁有經濟學背景的人士認為很有價值,亦有政黨收到很多公屋居民表達購屋希望,但她重申需平衡政府的主導權,要規劃好推售的數量、房屋階梯推出時間、以及定價。
政府不會賤賣資產:未必做得返22折
定價方面,她指現時租置計劃是17折至22折,但若挑選不同年齡的屋邨,質疑「我哋係咪做得返22折呢,抑或要將價錢調高呢?」何永賢強調,政府不會賤賣資產,而一個既合理的售價、又要令市民有興趣買,坦言是「不容易拿捏」。
她稱現時尚有3萬個未賣的租置單位,都是17折到22折很划算,呼籲有興趣朋友真的可考慮。至於重推的時機,她表示要聆聽大家的意見,再深入、廣泛地開展研究,相信在每一個《施政報告》期間,都會收到很多意見,稱「俾我們收集唔同意見再去籌謀一下」。
何:「三年上樓」並非死線
至於公屋輪候時間,何永賢指目標是逐步降至2026/27年度的4.5年,長遠達至4年以下,但坦言「三年上樓」並非一條「死線」,但團隊會「分分鐘努力」,爭取盡快達標。她表示,政府現時策略是豐富置業階梯,透過增加居屋等資助出售房屋供應,鼓勵有能力公屋租戶置業,從而加速公屋單位流轉。
至於將來公屋及資助出售房屋比例,會否由「六四比」,進一步調整至「五五比」,何永賢說要視乎屆時社會意願,當局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