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健通+︱政府12月擬將「跨境健康紀錄」擴展至全港市民 明年1月推試點計劃

更新時間:16:02 2025-09-26 HKT
發佈時間:16:02 2025-09-26 HKT

政府於2016年推出全港性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讓市民可授權公私營醫護機構取覽,且互通他們的電子健康紀錄作醫護用途。截至今年8月,已有超過618萬人登記醫健通,佔全港人口超過8成。政府現正積極推動「醫健通+」5年發展計劃,旨在提升香港的醫療資訊基建水平,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鼓勵私營醫療機構加入醫健通並上傳電子紀錄,同時支援市民的跨境醫療需求。

鼓勵私營醫療參與 改善病歷互通

現時不少私營醫護提供者均有使用市場上不同的臨床醫療管理系統,而主要的4大系統亦已可對接醫健通。但政府表示,私營醫護提供者目前使用醫健通仍以取覽為主,只有少數提供者會存入市民的電子健康紀錄。政府現階段的策略是透過技術協助,以及提供資助和誘因,多管齊下鼓勵及協助私營醫護提供者存放市民的電子健康紀錄至醫健通,以便市民查閲、管理及使用於醫療護理流程。

政府表示,將於2025年10月推出下一階段措施,資助私營醫護提供者採用或更新至上述已對接醫健通的臨床醫療管理系統,以存放市民的電子健康紀錄至其醫健通戶口。政府又指,於2025年1月推出的「醫健通電子健康紀錄連接資助計劃」,會陸續擴展至更多臨床醫療管理系統供應商和醫療團體以及其他界別。現時,醫健通已連通110間私營醫療服務提供者的電子病歷,涉及190萬項資料。

支援市民跨境醫療需求 大灣區試點啟動在即

政府計劃在2025年12月將「跨境健康紀錄」功能由目前限於合資格使用醫療券的長者,擴展至全港市民。另外,政府將於2026年1月推出試點計劃,讓香港市民可以授權大灣區指定醫療機構,將其高解像度的放射影像及報告直接存入其醫健通的「個人資料夾」,讓市民可以更便捷和安全地跨境使用電子健康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