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tripsy︱氣泡治癌機本月中獲衞生署批准表列 學者:港已累積相當應用經驗
發佈時間:00:00 2025-09-22 HKT

無創組織碎化技術(Histotripsy)治療肝癌儀器去年由李嘉誠基金會引入本港,至今治療約150位病人。衞生署回覆《星島》查詢指,已於本月11日批准儀器表列「醫療器械行政管理制度」,惟提醒器械原擬用途為「部分或完全破壞不可切除的肝臟腫瘤」;署方未審評儀器癌症治療成效。對公院會否引入,醫管局回覆,不一定必需採購所有表列的醫療器械,會非常小心謹慎評估其臨床效用。有研究學者表示,本港已累積相當應用經驗,初步所見療法有效局部控制腫瘤。
公院引進?醫管局:定期檢討病人治療方案
Histotripsy採用高強度超聲波技術,瞄準腫瘤並以「微氣泡」破壞及液化癌細胞,可達到無創治療癌症。李嘉誠基金會原先捐贈兩台儀器到兩間醫學院,但目前在港的4台儀器均在私家醫院,即港怡醫院、養和醫院及中大醫院,治療費用約25萬港元至逾31萬港元不等。港怡醫院指,今年3月引入系統,每月均有為一定數量病人進行評估及服務,整體而言成效理想。養和醫院稱,4月引入系統後接獲約300個查詢,並為約30人作治療,未有人因治療出現任何併發症。中大醫院表示,自4月引入儀器後有逾20位病人接受治療,成效良好。
現時衞生署設自願性「醫療器械行政管理制度」,讓醫療器械製造商和進口商自願表列其醫療器械,及報告相關醫療事件。衞生署網站顯示,Histotripsy列表到期日為2030年9月10日,當中備註提及署方未審評儀器癌症治療成效的實證,例如局部腫瘤擴散、5年存活率或總存活率。Histotripsy生產商HistoSonics網站亦提醒,FDA尚未評估系統治療任何疾病和任何特定癌症的療效。
Histotripsy耗材價格高其他療法四倍以上
對表列原因,衞生署回覆《星島》指,經審評後認為系統安全、品質和性能表現,符合生產商所聲稱的原擬用途,但提醒市民應徵詢醫生等專業人員意見,切勿受其他網上廣告或代言人式宣傳所影響。至於儀器在表列後,有無計劃遷回公院?醫管局指,專家會定期研究及檢討病人治療方案,與相關科技臨床和科研實證的最新發展,並考慮醫護人員意見和海外發展情況,以便規劃引入醫療科技。醫管局亦謂,Histotripsy的耗材價格高達其他療法的四倍或以上。
港大教授:初步可見副作用輕微
港大醫學院臨床外科教授陳智仁表示,本港應用Histotripsy上已累積相當經驗,可精準定位逾9成病人的腫瘤位置,大部分人只需接受一次性治療;初步可見副作用輕微,能有效局部控制腫瘤,令有肝癌復發、多發性肝癌、轉移性肝癌患者有更多治療選擇,「即使病人不適合再開刀,或肝臟出現多粒腫瘤,也可逐粒打。」
陳續謂,系統安全、低創傷、不受輻射劑量限制,患者可重複接受治療,較複雜病情的患者也可併合其他療法使用,「因肝功能關係,系統每次最多可醫治約5至6粒腫瘤。若腫瘤數目太多,分階段先做Histotripsy,待康復後再接受其他治療;反之亦然,可增加多發性肝腫瘤『清零』的可能性」。他又透露,港大將展開把系統應用於治療胰臟癌的研究;而目前有近100名肝癌患者在與港大合作的港怡醫院治療,現已總結30人的治療成效,冀在年底前發表。
中大醫學院回覆指,正進行有關系統治療原位肝癌及因其他癌症擴散至肝臟的腫瘤的研究;亦正整理關於治療肝癌相關研究數據,稍後公布。
記者:蕭博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