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5.總覽|餐飲業外勞收緊、鼓勵生育加碼、建部門首長責任制 李家超:改善民生是施政最終目標

更新時間:13:15 2025-09-17 HKT
發佈時間:13:15 2025-09-17 HKT

施政報告2025|特首李家超於9月17日早上11時,於立法會發表任內第4份《施政報告》。《星島頭條》同步直播,並為讀者直擊報告重點內容。今年《施政報告》有多項經濟及民生措施,包括延長子女免稅額、強化「寵物友善」政策等;經濟方面,加快北部都會區發展成為重中之重。今年《施政報告》,主軸集中在拼經濟、惠民生,主題共16字:深化改革,心繫民生,發揮優勢,共創未來。報告在篇章鋪排上打破既有格式,設立專章闡述重點發展方略。李家超在開首即表示,改善民生是錳施政的最終目標,讓市民有更好住房、打工仔有更多收入、長者有更好照顧、青年有更好發展。

施政報告2025︱豐富置業階梯:居屋綠白表比例調至5:5,「白居二」配額增至7000個

為回應市民的置業期望,本次施政報告在房屋階梯上作出重大調整,旨在協助更多公屋租戶自置居所,並促進房屋流轉。政府宣布,在居屋供應顯著增加的基礎上,由下期起將居屋的綠表與白表申請者配額比例,由過去的4:6調整至5:5。此舉不僅能讓更多綠表家庭實現業主夢,更能釋出公屋單位,縮短輪候冊申請人的等待時間。同時,為激活二手市場,「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白居二)的配額將增加1,000個至總數7,000個,新增配額中有一半將優先分配給40歲以下的青年家庭及單身申請者,為年輕一代提供更多上車機會。此外,新出售的居屋及綠置居轉讓限制年期將由15年放寬至10年,鼓勵市民向上流動。

相關新聞:施政報告2025|推「長者業主樓換樓計劃」 年滿60歲、擁單位十年或以上業主 可毋須補價購買一個較小或偏遠單位

施政報告2025︱李家超宣讀完成後,離開會議廳。蘇正謙攝
施政報告2025︱李家超宣讀完成後,離開會議廳。蘇正謙攝

鼓勵生育與安老支援:延長子女免稅額並推出赴粵養老試驗計劃

面對人口結構挑戰,政府推出更強力的「組合拳」以鼓勵生育。其中,政府會延長初生子女可享額外免稅額的時間,由一年增至兩年。由2026/27課稅年度起,在每名子女出生後首兩年,納稅人可就該名子女享有雙倍免稅額(即26萬元)。措施適用於該課稅年度末所有未滿兩歲的子女。

為解決雙職家庭的後顧之憂,政府承諾未來三年將新增15所資助幼兒中心,提供約1,500個零至三歲日間照顧名額。在安老方面,政府將於年底前推出試驗計劃,資助選擇赴粵養老的綜援長者入住指定安老院,每人每月可獲5,000元資助,名額1,000個,旨在為長者提供更高質素的晚年生活選擇。

加速北部都會區發展:成立專屬委員會並引入「按實補價」等創新模式

北部都會區的發展被定位為香港經濟增長的新引擎。為此,行政長官將親自領導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並訂立專屬法規與優惠政策包,以高效統籌規劃。報告提出多項創新的土地開發行政措施,旨在「拆牆鬆綁」,加速發展進程。其中包括引入「按實補價」機制,允許發展商按實際興建樓面而非規劃上限繳付補地價,大幅降低前期資金壓力。同時,參考內地「1.5級開發」概念,試行「分階段開發」模式,容許在洪水橋等地區先發展零售、娛樂等低密度設施以匯聚人氣,再落實長遠規劃。這些靈活措施不僅適用於北部都會區,未來亦可能應用於其他發展項目,為市場參與注入新動力。

相關新聞:將成立北都發展委員會 訂立專屬法律 制訂優惠政策包

餐飲業外勞收緊︱侍應生及初級廚師 本地招聘時間延長至6周

由明日起,「補充勞工優化計劃」下申請輸入侍應生及初級廚師時將要求:

1. 僱主進行本地招聘時間由四星期延長至六星期,期間必須每周參加一次勞工處舉行的實地招聘會。

2. 實行更嚴格的人手比例,由現時以每名申請僱主的所有職位為基礎計算,改為以申請職位計算。換言之,僱主申請輸入侍應生及初級廚師各一名,便須已聘用本地全職侍應生及初級廚師各兩名。

施政報告2025︱建「部門首長責任制」最嚴重可革職 設獨立小組查找不足

部門首長責任制方面,李家超指,當部門出現問題,須查找不足予以改善,作相應處理。當部門出現問題,須查找不足、予以改善,並釐清責任誰屬,按缺失輕重情況,依照公務員管理制度進行相應行政或紀律處理,後果包括警告、譴責、不獲增薪、降級、扣薪、勒令退休以至革職等。

調查機制方面,按照問題大小輕重程度,將調查分為兩個級別處理:

第一級: 若問題屬一般性質,調查由部門首長負責,查找不足,予以改善,並按照公務員管理制度對過失人員作出相應行政或紀律處理。

第二級: 如部門出現嚴重問題,或涉及廣泛或重複性的系統問題,或有跡象顯示問題可能涉及部門首長的角色時,調查由專為責任制設立的調查小組負責,查找不足與釐清責任。該小組獨立於政府系統,以確保調查公正獨立;小組可調查任何級別公務員,確保調查全面;小組了解政府一般運作,確保調查能有效率地盡快完成;小組將為常設隊伍,隨時候召,確保其肯定性和準備性。

李家超指,公務員事務局須作出研究,建立更嚴謹的評核機制,更有效反映和區分人員的工作表現等級。各司局長除了根據現行機制,評核高級公務員(包括部門首長等)的工作表現外,亦須督導轄下高級公務員做好其下各層級人員的人事管理,包括評核、調配、晉升和紀律跟進等。他認為,建立有效的評核機制,有助部門首長持續提升部門整體效能、提振優秀公務員士氣,並協助有待改進人員提升能力,同時公正處理少數行為不當的人員。

相關新聞:建部門首長責任制 設兩級調查機制 最嚴重可革職

政府將優化餐飲業外勞政策。
政府將優化餐飲業外勞政策。

擁抱未來新經濟:制定低空經濟行動綱領,斥資10億成立AI研發院

為鞏固香港的國際創科中心地位,政府將大力投資於前瞻性產業。報告明確指出將發展「低空經濟」,首批「監管沙盒」試點項目將恆常化,並推出涵蓋跨境路線及載人飛行器等更複雜場景的進階版「沙盒X」,為物流、旅遊等領域開拓全新可能。與此同時,人工智能(AI)被視為核心發展產業。政府已預留10億元,計劃於2026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專注於AI的上游研發與中下游成果轉化。此外,政府內部將成立「AI效能提升組」,推動AI在公共服務中的廣泛應用,例如利用AI疏導交通、提供「智方便」AI助手等,全面提升社會運作效率。

支援中小企與搞活經濟:延長「還息不還本」並寬減非住宅用戶水費

中小企是香港經濟的基石,為紓緩其經營壓力,政府宣布將「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下八成擔保產品的申請期延長兩年,並將「還息不還本」安排再度延長一年。為直接減輕商戶的營運成本,政府將實施為期一年的收費寬減措施,包括減收非住宅用戶50%的水費及排污費,以及減收飲食業等商戶50%的工商業污水附加費。此外,政府亦會豁免小販、食物業等多達23類牌照的費用,預計逾6萬名持牌人受惠。這些精準的支援措施旨在穩住企業信心,為經濟復甦提供堅實支持。

相關新聞:

施政報告2025|多管齊下吸高端客 發展紅色旅遊路線 港珠澳橋研推「無感通關」試點

推行「寵物友善」牌照及簡化食肆露天座位申請

除了宏觀經濟政策,施政報告亦關注市民的生活品質與細節。為回應日益增長的寵物主人社群訴求,政府將推出全新的「寵物友善」牌照,允許狗隻進入已領牌的食肆等處所,門口將設有清晰標識,讓主人與寵物能共享更多公共空間。在提振餐飲業方面,政府將簡化食肆露天座位的發牌程序,透過跨部門「會審」加快審批,並容許部分申請無需增加廚房或洗手間設施,只要保留足夠的行人通道,便能更快獲批。這項措施將有助於營造更具活力的餐飲氛圍,提升香港作為美食之都的吸引力。

施政報告2025︱發展遊艇經濟:增600個新泊位 放寬遊艇訪港要求

政府將重新檢視香港大球場的定位,與體育園發揮協同作用,包括會善用現有設施支持體育發展,例如提供予體育總會作辦公空間、進行球賽和相關訓練,以及舉辦大型體育活動。

政府亦已與國際最重要之一的高爾夫巡迴賽—LIV Golf達成長遠合作安排,吸引更多國際頂級的球員在香港比賽。

相關新聞:大打擊違規「借殼辦學」 年內制訂《私校實務守則》 直資學校可申請上調非本地生人數

政府會優化遊艇產業配套,推廣高端遊艇旅遊。增加約600個遊艇新泊位,涵蓋前南丫石礦場、香港仔避風塘擴建及紅磡站臨海項目。

政府會放寬對訪港遊艇要求,並設立遊艇動態監察系統,容許訪港遊艇無須在私人營運的遊艇會或碼頭預留泊位,於香港安全有序地自由航行和在政府指定水域範圍內錨泊;提升電子業務系統,容許訪港遊艇提前一站式提交入境資料,以便相關部門進行預先審核;授權內地相關機構為當地船長進行考試及提供短期培訓課程,便利內地訪港遊艇船長獲得在香港水域航行的資格,並適時拓展至海外地區推行。

此外,政府會推動粵港澳遊艇自由行系統建設,與廣東省政府商討「港艇北上」和「北艇南下」的便利措施。

施政報告2025|大學非本地生比例上調至50% 1.5萬個本地資助學額維持不變

政府會推出「青年人才培養計劃」,提供更多參與國際組織實習和國際會議的機會,並推出全新「傳媒專題內地實習計劃」,深化「青年理財教育計劃」,和推出全新調解工作坊,加強青年對調解行業的理解。

相關新聞:大學非本地生限額增至50% 本地1.5萬個資助學額不變 預留全新商業地建宿舍

此外,現時政府每年提供1.5萬個資助學額給本地生,這學額不會減少,確保本地生現時入讀資助課程的狀況不變。至於非本地生以自費方式留學香港的非資助學額會獲准增加。由2026/27學年起,每所資助專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費就學人數上限,由相當於本地學額數目的40%增至50%;資助研究院研究課程的超額收生自資學額上限,亦由100%增至120%。

政府7月已推出「城中學舍計劃」,便利市場把現有商業大廈(包括酒店)改作學生宿舍時免卻改劃手續,且可保留過剩地積比。即日起,不只商廈改裝,在拆卸原有商廈後重建的全新學生宿舍亦能受惠於計劃的利便措施,包括保留過剩地積比。政府今年內更會預留全新商業或其他土地作興建新宿舍,會邀請市場提交意向書。

教育局會成立「留學香港專班」,與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創科局、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人才辦)、專上院校、海外經貿辦、駐內地辦事處等加強推廣香港高等教育:

- 推出「Hong Kong: Your World-class Campus」大型宣傳計劃,推廣香港優厚學術、科研和國際合作資源等。

- 由教資會撥款4,000萬元,資助八所資助大學加大國際和內地宣傳及師生招攬。教育局亦會牽頭推動專上院校舉辦更多暑期遊學活動,吸引非本地高中生來港體驗。

- 推動專上院校推出更多高增值「遊學香港」活動,宣傳「遊學香港」品牌。

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優化 門檻降至$3000萬元

現時,「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要求申請人在港投資不少於3,000萬元,其中房地產投資額(無論是住宅或非住宅)現最多只算入1,000萬元。政府會優化計劃,如購買非住宅物業,可算入額由1,000萬元提升至1,500萬元,物業成交價則仍不受限制;如購買住宅物業,可算入額維持1,000萬元,但可算入的住宅物業投資會放寬,成交價門檻由5,000萬元下調至3,000萬元。

政府會持續優化「跨境支付通」,拓展與兩地民生相關的匯款應用場景。政府明年會優化可攜現金援助的發放安排,在廣東及福建省養老的香港受惠長者可選擇由政府將款項直接匯入其內地指定銀行的帳戶。

相關新聞:投資移民住宅成交價門檻降至3000萬元

政府已預留十億元,於2026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促進AI上游研發、中下游成果轉化及開拓應用場景。政府會加大推動AI為未來發展核心產業。

政府會結合市場力量,透過靈活批地、稅務優惠、資金補助和人才培育等優化措施推動產業發展。財政司司長會帶領相關政策局、部門及公營機構,制訂促進產業和投資的優惠政策包,涵蓋批地、地價、資助或稅務減免優惠等,吸引高增值產業和高潛力企業落戶香港,推動高質量發展。

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及投資推廣署可靈活運用政策包,與企業洽談落戶細節,並向財政司司長匯報,由其拍板落實。同時,政府會研究建立更靈活的機制,包括容許行政長官及財政司司長制訂符合國際規則的稅務優惠措施。

相關新聞:施政報告2025|議員官員齊著綠色衣飾 李家超與團隊領呔領巾藏大橋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