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2025前瞻|人才排名升 政界籲加強配套「留人才」 高才通可獲新生嬰兒獎勵金
發佈時間:06:55 2025-09-13 HKT

《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日前公布,香港名列全球第四,力壓新加坡稱冠亞洲。搶人才措施見成效,有議員認為高才通院校名單可再擴大,並加強續簽把關;亦有議員呼籲加強配套「留人才」。
至今抵港人才逾23萬人
據政府數據,截至上月底,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共收到逾52萬宗申請,超過35萬宗獲批,同期經各計劃抵港人才逾23萬人。當中「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近1.4萬人的逗留期已屆滿,54%、即約7394人提出續簽,續簽獲批率為94%。當中A類人才、即年薪達250萬或以上者佔最多,續簽申請率達77%;B類人才、即持合資格學士學位且最少有3年工作經驗者,續簽申請率約50%;最少續簽的則屬C類人才、即持合資格學士學位但工作經驗少於3年者,僅40%人提出續簽申請。
顏汶羽促高才通續簽加強把關
民建聯議員顏汶羽認為,人才不但會在香港「搵工」,也可創造本地崗位,以通過優才計劃來港的桌球名將奧蘇利雲為例,「他無搶走本地桌球手的機會,反而開設多間桌球學校,創造大量職位空缺,也能培養本地新血」。他促請政府加強續簽把關,確保人才及其家人真正融入香港,「取得永久居民身份前,最少要續簽兩、三次;若有人將來港機會看成旅遊簽證,每年來聽演唱會玩下就走,政府應有所覺察,不予續簽」。民建聯亦建議擴大高才通院校範圍,吸引更多國際高端人才。
身兼高才通人才服務協會創會會長的議員尚海龍指,高才通C類人才較多面對就業困難,B類則遇上子女就學難關,舉例有高才續簽申請在8月底始獲批,令子女無法如期向幼稚園提交入學註冊證,「政府未來可研究改善,對人才多加支援及窩心措施」。他指高才通院校名單去年已擴大,今年應着重「留人才」,如將高才納入「新生嬰兒獎勵金」受惠範圍,「所花的錢不多,但可令人才感到被接納和尊重,值得做。」
記者 蕭博禧
施政報告前瞻系列相關文章:
施政報告2025前瞻︱提速發展北都成重點 料觸及機制、政策創新 商界籲推優惠吸企業進駐
施政報告2025前瞻︱推動北都創科 議員:必須有「戰略性產業」為支柱 冀政府交代定位
施政報告2025前瞻|消息:預留資金推動中小學數字教育 AI納入核心課程、強化教師培訓
施政報告2025前瞻|非本地生比例或再上調 議員倡增至50% 消息:不影響本地生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