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訴專員公署:環保署非法棄置建築廢物檢控率極低 提15項改善建議

更新時間:13:11 2025-09-12 HKT
發佈時間:13:11 2025-09-12 HKT

申訴專員公署今日(9月12日)發表主動調查報告,肯定環境保護署近年在打擊非法棄置建築廢物方面取得相當成效,但同時指出署方的檢控率「極低」,向環保署提出15項改善建議。

棄置廢物量大降惟檢控率僅3.8%

申訴專員陳積志表示,經過環保署多年來努力不懈,以及在2023年將建築廢物胡亂棄置的定額罰款金額由1,500元大幅提高至6,000元,政府近年清理的非法棄置建築廢物量,已由2017年的9,000公噸大幅降至近年每年約1,000公噸,經環保署核實的個案亦由2022年的4,612宗,下降近四成至2024年的2,841宗,顯示當局的工作取得相當成效,值得充分肯定。

然而,公署亦發現,在2019至2024年間,市民就非法棄置建築廢物的相關投訴仍維持每年1,000多宗。在投訴個案中,經環保署核實的非法棄置建築廢物個案由近年的5、600增加至2024年接近800宗;2019至2024年間,環保署平均每年僅提出約102宗檢控;即使以宗數最多的2019年計算,檢控率仍只有3.8%,情況並不理想。公署認為環保署有必要檢視如何進一步加強執法。

「好好斗」服務供不應求 促善用資源

至於為中小型裝修工程提供廢物收集服務的「好好斗」計劃,公署指出其運作亦有改善空間。根據環保署資料,在2023年,有近28%的預約申請因回收機構在繁忙時間「供不應求」而被取消,反映資源分配未能配合實際需要。雖然情況在2024年服務使用率增至76%,因服務飽和而取消的申請亦降至12.1%,公署認為,環保署應計劃在新回收機構接手後,適時檢視「好好斗」的服務使用率,並研究如何更善用資源,包括壓縮整體個案的平均處理時間,以進一步提高「好好斗」服務的可服務次數。

公署就調查結果向環保署提出15項改善建議,包括:

  • 應檢視如何進一步加強執法及蒐證效能,例如利用更多及更高科技協助及優化蒐證工作、靈活調配人手進行針對性巡查和突擊行動等,以提升檢控率及阻嚇力;
  • 應考慮在有較大機會出現違法行為的地方,如區內新落成的屋苑,及進行維修或翻新工程的大廈和店鋪附近,針對性地加強巡查和監察,以收重點打擊之效;
  • 聯同「好好斗」回收服務計劃的回收機構探討如何將高峰時段的服務需求轉移至非高峰時段的其他可行方法;
  • 計劃在新回收機構接手後,適時檢視「好好斗」的服務使用率,並研究如何更善用資源,以提高高峰時段可服務的次數,並減少申請被取消的情況;
  • 應與回收機構研究如何壓縮整體個案的平均處理時間,例如更有效地規劃收集路線,以縮短每宗個案所需的交通時間,從而提高資源的運用效率,得以處理更多的回收申請;並分析以往預約申請的地區分佈,考慮可否在通常較多預約申請的地區提供定點定時的收集服務;
  • 密切留意「好好斗」回收服務計劃的需求變化,若服務需求持續上升,應考慮增加回收車數量及相關人手以應付增加的需求,特別是較易在路邊停泊的小型客貨車的數量;
  • 應考慮主動聯絡「好好斗」服務使用者及業界,或在「好好斗」流動應用程式加入收集使用者意見的功能,收集有用意見以改善服務;
  • 應檢視及改善「好好斗」流動應用程式的「使用者守則」及有關計劃網頁的內容,添加使用者須注意的其他重要事項,包括說明取消預約申請的後果,以減少預約申請被取消的情況,亦有助使用者正確及暢順地使用回收服務;以及
  • 應提醒及監督回收機構盡早就涉及服務變更的資訊於網頁及流動應用程式作出通知,以減低對服務使用者的影響。

環保署表示,會循五大方向積極跟進,包括檢視如何就非法棄置建築廢物加強執法;加強宣傳正確處理建築廢物;檢討和加強「好好斗」服務以提升效率,包括擴展「智好斗」回收服務;改善「好好斗」流動應用程式及網頁;以及收集「好好斗」用戶意見以改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