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澳醫院洩露病人資料案 警方昨拘捕兩名分別35歲及57歲醫生 其中一人已停職、一人已提辭任
發佈時間:10:55 2025-09-01 HKT
將軍澳醫院行政總監袁家兒醫生將聯同警務處東九龍總區刑事總部(行動)黃奕隆警司,今早(9月1日)11時會見傳媒,交代一宗員工涉嫌未經授權閱覽及洩露病人資料個案。
將軍澳醫院洩資料案︱警拘兩名醫生 正扣留助查
院方表示,早前接獲內部投訴,在調查後證實有員工未經授權閱覽一位病人個人資料,包括住址及電話後,並懷疑將列有其他病人資料的內部文件未經授權不恰當地洩露予第三方。院方高度重視事件,立即將個案通報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而由於事件可能涉及刑事成分及違反專業操守,院方亦已報警及向醫務委員會報告事件。
院方強調,醫院有既定舉報政策,根據良好意願舉報涉及醫療程序的事宜,絕不可披露給第三方。任何人都不可以以此獲取個人利益,或侵犯他人利益。警方表示,8月27日收到將軍澳醫院報告, 報稱有員工在今年3月中旬,在未經授權情況下進入醫管局臨床醫療系統閱覧病人個人資料,並懷疑將列有其他病人資料的內部文件,在未經授權情況下,不恰當地洩露予第三方。
東九龍總區刑事總部接查案件,在審視證據後,警方於昨日(8月31日) 分別在火炭及何文田,以有犯罪或不誠實意圖取用電腦罪名拘捕兩名年齡分別35及57歲男子,該兩名男子報稱為醫院員工,拘捕過程中,警方亦檢取與案件相關的電腦及其他電子器材以作進一步檢查。被拘捕兩名男子現正被扣留調查。警方調查仍然繼續。
被問到兩人是否已離任,院方表示,一名涉事副顧問醫生已被暫時停職;顧問醫生在院方揭發事件後,已即時提出辭職。至於兩人動機,院方指暫時未確定。
未回應洪姓醫生過往是否涉其他醫療失誤
個案涉及一名員工未經授權閱覽一位病人個人資料,包括住址及電話,並懷疑將列有其他病人資料的內部文件,未經授權不恰當地洩露予第三方。據報,涉案人為一名顧問醫生及一名副顧問醫生,二人擅閱一名術後死亡女病人的個人資料,有人私自向病人家屬寄匿名信,指操刀手術的洪姓女醫生曾經多次發生類似事故,呼籲家屬追究。家屬其後向傳媒講述事件,披露部分資料。
被問到事件是否涉及洪姓醫生的醫療事故,袁家兒指醫院各部門有很嚴謹的醫療程序,有由資深醫生組成的顧問小組審視個案,院方在3月收到查詢個案後,經內部多次嚴謹審視,包括由醫療專家審視個案後,認為事件涉及「已知併發症」。當時洪醫生曾稱有「個人失誤」,但即時已有另一名顧問醫生糾正該說法。個案已轉交死因庭。
被問到洪姓醫生過往有否其他醫療失誤的往績,院方未正面回應,只表示院方有既定機制審視手術成效,至於洪醫生本人是否仍任職,院方指經調查後,有關醫生就該次事件的程序已完結。此外,院方確認兩名被捕醫生,與洪姓醫生是同一部門。
林志釉:「吹哨」都要用合法合理地做
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表示,若非嚴重醫療事故,醫院很少公布個別病人手術後死亡個案,惟今次事件已透過傳媒報道,且内容屬「很單方面」的資訊及猜測,對醫院、醫生及病人家屬都不公平,「家人死了,家屬需時沉澱,如果過程中不知為何有某些資料,似是而非,可能造成二次傷害:他們會懷疑,是否有人出錯,導致家人死得不值?但可能調查結果不是這樣。」他認為,事件已變得撲朔迷離,院方應進行獨立調查,並在不影響病人私隱前提下公布結果,挽回公眾對醫管局的信心,「胡亂猜測,其實對大家都沒有好處。應該讓病人家屬及社會人士知道,有嚴謹方式處理。」
林志釉亦說,病歷資料屬高度敏感的個人資料,醫生一般不能披露給未經核准的人士,「即使有良好動機,例如俗稱『吹哨』去揭發某些事情,都要用合法合理地做」。他稱,醫管局新任行政總裁李夏茵早前提倡要推動敢言文化,局方應制定良好機制,讓員工信任機制不會被濫用,做出舉報後也不會有負面後果。
彭鴻昌:事件發生在今時今日罕見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表示,早年也有醫管局員工向傳媒洩露懷疑醫療事故的資料,但隨著「醫療風險警示事件」通報及公布機制實施,加上醫院内部有上報途徑,形容事件發生在今時今日罕見,難以合理解釋涉事兩名醫生的行為,「我想起碼這十幾二十年裏面,都沒有發生過類似今次這種情況。」他指,事件焦點在於主刀醫生是否有醫療失誤,即使不向外公開,院方都應該向家屬交代,「是否如這兩位醫生指責一般,那位(主刀)醫生有問題。」
相關新聞:
將軍澳醫院員工未經授權洩露病人資料 院方報警 斥破壞醫護專業誠信
將軍澳醫院員工洩露病人資料案疑捲內部權鬥 傳涉事顧問醫生已辭職及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