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房署試用「移動測繪系統」 2分鐘驗收3人單位 提升效率精準度
發佈時間:00:15 2024-02-13
香港邁向數碼城市, 正逐步實現「智能工地」。房委會數年前引入「現實捕捉」技術於室外施工,現時技術有新突破,開始在室內試用。新「移動測繪系統」應用「現實捕捉」技術,透過雷射激光掃描及全景拍攝,在施工現場快速進行數碼記錄。房屋署創新科技總監姚勳雄介紹指,以往傳統驗收一個3人標準單位需要約15分鐘;但利用「移動測繪系統」進行數碼記錄則只需2分鐘,驗收效率更高且更精準。
通過AI分析 更快查找不妥
姚勳雄表示,樓宇驗收分動態和靜態兩種,前者是開門、開窗等現場測試,後者則是檢查建築尺寸、位置等。以往進行靜態驗收時,工程團隊要親身到地盤進行現場量度及檢查,而新「移動測繪系統」只需一人操作,職員背上儀器後在地盤走動,即可全方位掃描。
以一層20個2至3人單位的公屋爲例,約30分鐘就可以完成整層掃描及全景拍攝,採集的數據會結合AI人工智能及建築信息模擬(BIM)等技術,進行約1天運算分析後,便可以虛擬立體模型方式,供工程團隊遙距檢查。
通過AI分析,工程團隊能更快及精準地找出例如牆身或天花表面的不妥之處,以便與承建商溝通、跟進及執修。掃描出的虛擬立體模型更可與建築圖則疊加比對,準確度達幾毫米,讓工程團隊在電腦上對比施工現場和設計尺寸的實際誤差,例如管綫和洞口的對接情況,及早修正工程誤差。
佘展翹:大幅降低安全風險
姚勳雄指,「肉眼見到管綫存在,但好難睇得出佢啱唔啱位。依家拍落去圖則做對比,邊度有錯一目了然。」加上瑕疵位置會記錄,除有助追溯工程進度,亦成為日後現場覆查的依據;此外,資料數碼化亦節省文件往來時間,推動綠色建築及提升工地管理效率。
房屋署助理工程監督佘展翹則指出,「移動測繪系統」更可大幅降低安全風險,以往工程人員若果量度樓梯或天花板等高位,或需借助一些機械或棚架協助,「要行上行落,而且相對危險一啲,有呢個工具就可以直接用激光量度高位,避免危險。」
姚勳雄透露,有關新技術剛開始試用,下個試點會是鯉魚門邨四期公屋,又指出相關驗收涉及不同範疇,例如一些走火通道等有特別要求和指引,需要針對性做工夫。房署接下來會試不同的場景,讓AI收集更多數據做統計,注意不同項目特別的地方,希望理順了這些數據後,能進一步提升驗樓效率。
記者 趙克平
---
《星島申訴王》推出全新項目「區區有申訴」,並增設「我要讚佢」欄目,現誠邀市民投稿讚揚身邊好人好事,共建更有愛社區。立即「我要讚佢」︰ https://bit.ly/3uJ3yyF
《星島頭條》APP經已推出最新版本,請立即更新,瀏覽更精彩內容:https://bit.ly/3yL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