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被揭年收逾$500億涉詐騙廣告 每日向用戶推送150億個「高風險」內容
發佈時間:05:27 2025-11-08 HKT
社交媒體巨擘Meta再陷爭議。根據《路透社》獲得的內部文件顯示,Meta旗下Facebook、Instagram及Whatsapp等網絡平台,預計2024年有高達10%年度收入,即約160億美元(約1,247億港元)來自詐騙及違禁商品廣告,其中僅詐騙廣告就貢獻70億美元(約544億港元)。文件顯示,這些平台每天向用戶推送多達150億個「高風險」的疑似詐騙廣告內容,情況已持續至少三年。
內部預測詐騙廣告收入遠超罰款成本
路透社報道指,Meta內部在2024年11月的評估中承認,僅高風險詐騙廣告每半年已為公司帶來35億美元(約272億港元)利潤,「遠超任何監管及和解成本」。儘管公司預計可能面臨高達10億美元的監管罰款,但相較龐大利潤,影響甚微。
文件揭示,Meta僅在自動系統「95%確定」廣告涉及詐騙時才會封鎖帳戶;對於未達門檻的可疑廣告商,公司採取所謂「懲罰性投標」機制,即提高廣告收費以取代封禁,讓Meta一邊減少風險,一邊繼續收取收益。
文件顯示,美國約三分之一的成功詐騙案件都涉及Meta平台,而英國監管機構數據更指,2023年當地54%與支付有關的詐騙損失源自Meta旗下產品。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就Meta刊登金融詐騙廣告展開調查。
Meta反駁:數據被誤導 已刪除逾1億條詐騙內容
對此,Meta發言人斯通(Andy Stone)否認指控,稱路透所引文件「呈現選擇性觀點」,並強調公司過去18個月已減少58%用戶舉報的詐騙廣告,今年以來亦刪除超過1.34億條詐騙內容。他稱該10.1%的內部估算「過於寬泛」,實際數字更低,因部分被列入計算的廣告屬合法內容。
文件同時顯示,Meta已擬定策略,計劃於2025年底將詐騙及違禁廣告收入比例降至7.3%,並在2027年前進一步削減至5.8%。
專家批評:若銀行不能靠詐騙盈利 科技公司亦不應例外
前Meta安全調查員、現任詐騙風險顧問亞伯拉罕(Sandeep Abraham)批評:「監管機構不容許銀行靠詐騙獲利,那麼科技巨頭也不應該被容忍。」
外界指,Meta在全力投入人工智能與虛擬實境業務的同時,持續削減安全部門資源,可能導致詐騙監控鬆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