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證實昨試射新高超音速導彈 強調國防技術不斷升級
發佈時間:11:00 2025-10-23 HKT

北韓證實周三(22日)試射新高超音速導彈。朝中社報道,導彈總局昨日(22日)主導進行重要武器系統試驗,從平壤市力浦區向東北方向發射兩枚高超音速飛行器,擊中了鹹鏡北道漁郎郡櫃床峰台地的目標點。報道說,今次試射是國防力量發展項目的一環,旨在確保針對潛在敵人的戰略威懾持續有效。
北韓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書記樸正天強調,新型武器系統的尖端水平清楚證明了自衛國防技術力量不斷更新升級。
朝中社的報道只提及新的武器系統,未介紹導彈類型等資料。
韓聯社報道,鑒於朝方稱它為高超音速飛行器,朝方試射的可能是本月早前亮相勞動黨建黨80周年閱兵式的KN-23系列短程彈道導彈火星-11戊。這款導彈搭載形似高超音速滑行飛行器的彈頭。
相關新聞:呼籲致力緩和與朝緊張關係 李在明:北韓能年產10至20枚核武

此前報道,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聯參)周三(22日)表示,北韓當天上午向東部海域發射型號不明的導彈,軍方正在分析彈道導彈類型和飛行距離等具體參數。昨天剛就任日本首相的高市早苗表示,自己因事件而改變行程聽取報告。據悉,導彈未飛到日本領海或專屬經濟區(EEZ),目前未收到損毀資訊。
高市今早在首相官邸表示,由於南韓宣布北韓已發射導彈,故因此改變外出計畫,並已經聽取相關報告。包含即時共享飛彈警戒數據等資訊在內。
高市續稱,「經過確認,導彈並未飛到日本領海或EEZ,相關部門也報告並未出現損害報告。
北韓是次發射導彈,據悉是南韓李在明政府成立後首次發射導彈,距離5月8日發射短程導彈(SRBM)有167天。
韓聯社報道,北韓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訪韓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慶州峰會之際進行武力示威,備受關注。有觀點認為,這次朝鮮時隔5個多月再次發射導彈,今後可能進一步加大挑釁力度,爭取美國等有關方認可其「擁核國」地位。
今年8月,李在明訪問美國與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會談後,在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發言時指:「北韓能夠射到美國的洲際彈道導彈幾已完成研發,並繼續打造每年生產約10至20枚核彈的能力。」
李在明談及其前任的強硬政策以及對朝外交政策缺乏協調時表示:「我們致力阻嚇北韓並實施制裁,但結果是北韓繼續發展其核計劃。而殘酷的事實是,北韓擁有的核武器數量在過去3、4年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