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茂戰後80年「個人見解」反思戰爭原因:政體對軍隊失去控制
發佈時間:23:17 2025-10-10 HKT

即將卸任的日本首相石破茂發表了戰後80年「個人見解」。從政府與議會體制入手,分析日本走向魯莽戰爭的原因,他明確表示「繼承過往首相談話的歷史認知立場」。
繼承過往談話歷史立場
《日本經濟新聞》指出,石破茂的「個人見解」全文7頁A4紙,大約6000字。他強調,雖然自戰爭結束以來,文官控制已經得到保障,但從上次戰爭不可避免的事件中得到的教訓是,政治必須有能力和洞察力來有效利用自衛隊,政治家必須有勇氣不屈服於不負責任的民粹主義。
根據日媒發佈的石破茂「個人見解」全文,其在開篇即表明「此前在戰後50年、60年、70年的節點,均發佈了內閣總理大臣談話,關於歷史認知,我也繼承了歷代內閣的立場」。
相關新聞:韓聯社批安倍談話欠缺誠意
相關新聞:日前首相村山富市籲安倍反省歷史
石破茂稱,過去三次談話中,對於「為何未能避免那場戰爭」的問題觸及不多。他剖析了當時日本在憲法、政府、議會、媒體以及信息收集分析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稱「戰前的日本,缺乏將政治與軍事適當整合的機制」,「統帥權」的含義逐漸被擴大解釋,而「原本應承擔對軍隊統制職能的議會,也逐漸喪失了其功能」。
石破茂稱,政治家必須具備不向無責任的民粹主義屈服、不隨波逐流的尊嚴與責任感。為防止政府做出錯誤判斷,議會和媒體應發揮制衡作用。他表示:「我們必須始終在歷史面前保持謙遜,將教訓深刻銘記於心。」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研究員笪志剛10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自1995年「村山談話」以來,日本歷屆政府逢10週年發表歷史問題談話已成為慣例。日本政府曾在戰後50年、60年、70年之際,通過內閣決議發表首相談話。石破茂原本希望同樣以內閣形式發表談話,但受到黨內保守勢力的強烈制約未能實現,對此「心有不甘」,決定即使改用「個人見解」的形式也要發聲。
首次反思「政治失联職」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所特聘研究員項昊宇則指出,石破茂深入全面闡釋日本為什麼會走向戰爭以及政治權力未能阻止戰爭的內在機制,是戰後首次。儘管迄今日本首相發表的三次「戰後談話」中不同程度包含對歷史的反省,石破茂的重點在於對戰爭「形成過程」的反思,側重剖析政治的失職和「軍方暴走」等內部原因,這種討論角度上是之前的政治領導人層面沒有過的。
項昊宇稱,在當前的日本政治生態中,石破茂作出這番談話,需要政治勇氣,應當予以肯定。他的講話聚焦日本為何走上戰爭道路,也借古諷今,委婉批評了當前日本國內有所蔓延的民粹主義、狹隘的民族主義和排外主義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