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任命國防部長勒科爾努出任新總理 堅守改革路線
發佈時間:06:40 2025-09-10 HKT

法國總理貝魯領導的政府週一(8日)在國民議會(議會下院)舉行的信任投票中未能通過,直接觸發政府更迭程序。貝魯已於9日正式向總統馬克龍呈辭,同日,馬克龍宣布由年僅39歲的現任國防部長勒科爾努(Sébastien Lecornu)接任總理一職,將於10日中午宣誓就職。
新任命正值全國大罷工前夕 時機敏感
這一任命引發廣泛關注,因勒科爾努不僅是法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理之一,也曾在多個關鍵部門擔任要職,被視為馬克龍親信及改革路線的重要執行者。



出身保守派政壇 被視為馬克龍最倚重親信
勒科爾努出身保守派政壇,曾為前總統薩爾科齊助選,18歲即當選小鎮市長,22歲晉身中央政府,創下最年輕顧問紀錄。2017年馬克龍首次當選總統後,他脫離共和黨,加入馬克龍領導的中間派政黨「前進!」,並歷任能源、領土發展、國防等部門,穩步晉升為馬克龍最倚重的親信。2022年起掌管國防,主導提升軍費與烏克蘭支援政策,其鷹派形象也令右翼選民有親切感。
馬克龍任內第七位總理 凸顯法國政局不穩
此次出任總理,使他成為馬克龍任內的第七位總理,亦是自2022年連任以來的第五位,突顯法國政局不穩,民意日漸撕裂。
愛麗舍宮於聲明中指出,馬克龍已授權勒科爾努與國會各派磋商,以推動2026年度財政預算通過,並建立中期政治共識。新政府將於諮商結束後組成。分析認為,馬克龍此舉意在保住其經濟改革遺產,包括削減富人稅與延長退休年齡,並未向左派妥協,反而押注自身陣營與右翼支持力量續行改革路線。
不過,勒科爾努的執政之路絕非坦途。上任伊始便面對嚴峻挑戰——因前總理貝魯提出總值440億歐元緊縮方案觸發的不信任案,導致預算案遭議會否決,財政赤字高達GDP 6%,遠超歐盟規定上限,引發市場恐慌。法國十年期國債利率已與意大利持平,外界憂慮評級機構惠譽本周內或將下調法國主權信用評級。
極右翼國民聯盟領袖瑪麗娜‧勒龐在社交平台譏諷馬克龍任命勒科爾努執掌政府,是「打出最後一張牌」。不屈法蘭西黨黨魁梅朗雄則斥責任命是「對議會的蔑視」,再度呼籲馬克龍本人辭職。
新政府若欲存續,至少需確保社會黨在預算表決中不提出不信任動議。有接近總統的消息人士透露,馬克龍可能被迫在稅制上讓步,包括考慮對富人開徵暫停多年的資產稅,以換取社會黨支持。
與此同時,法國街頭氣氛亦陷緊繃。號稱「全面封鎖」的全國罷工行動將於周三(11日)全面展開,涵蓋罷工、堵路、停課等形式,並計劃於18日再舉全國性總動員。據悉,內政部已部署約8萬名警察與憲兵,應對多場抗議與潛在騷亂。
民調顯示,選民普遍渴望變革,對馬克龍「再造法國」政策感到失望甚至憤怒。社會黨誓言若重掌政權,將全面推翻馬克龍的緊縮路線;而國民聯盟亦警告,絕不容忍政府再向工薪階層加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