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美最高法院破例速審特朗普關稅案 11月開庭聽審

更新時間:05:46 2025-09-10 HKT
發佈時間:05:46 2025-09-10 HKT

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周二(9日)罕有地加速程序,推進總統特朗普關稅政策相關訴訟案。該案涉及特朗普是否有權在未經國會授權下,根據「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對全球多國貨品徵收高額關稅。

兩級法院裁定關稅違憲 白宮急上訴

特朗普政府所實施的進口關稅,涵蓋數十個美國貿易夥伴,包括加拿大、歐盟、中國、印度、墨西哥等。雖然以國家安全與緊急狀況為由,但下級法院早前兩度裁定,特朗普此舉超越總統權限,違反憲法賦予國會徵稅與關稅的專屬職權。特朗普政府上周三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訴。

特朗普關稅戰牽動全球供應鏈與經濟前景。法新社
特朗普關稅戰牽動全球供應鏈與經濟前景。法新社
特朗普陣營強調,根據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總統可在緊急情況下實施關稅,無需國會批准。法新社
特朗普陣營強調,根據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總統可在緊急情況下實施關稅,無需國會批准。法新社

最高法院此次破例迅速排期,預定於11月聽審,遠較一般審理程序為快。原告包括多個中小企業與州政府,指責關稅導致生意接近破產,要求盡快終止措施。

特朗普政府:若撤關稅 國家將陷災難

律政專員索爾(D. John Sauer)則向法院警告,若推翻關稅措施,不僅損害國庫利益,需退回逾千億美元進口稅款,還會削弱美國對外貿易談判籌碼,甚至影響打擊芬太尼毒品走私與援助烏克蘭抗俄之能力。

特朗普陣營強調,根據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總統可在緊急情況下實施關稅,無需國會批准。此法例原用於凍結伊朗資產,如今被特朗普廣泛援引,擴展至貿易制裁與經濟壓力手段。該法是否適用於大規模關稅,成為訴訟核心。

三名大法官由特朗普提名 引發司法中立關注

分析指,該案可能再度考驗最高法院對總統行政權的容忍程度。值得關注的是,現任九名大法官中有三人由特朗普於首個任期內提名,保守派佔多數,法院過去亦多次傾向不干預特朗普政府的行政擴權。
若法院裁定總統可繞過國會徵收關稅,或將重塑美國對外經貿權力平衡。相反,若裁定特朗普違憲,將不僅重擊其經濟政績,也影響其在大選前吸引選民的經濟民族主義主張。

關稅爭議牽動全球供應鏈與經濟前景

自特朗普宣布關稅政策以來,美國財政部截至8月底已收取逾1590億美元關稅,幾乎為去年同期兩倍。雖令美國貿易夥伴讓步簽署新協議,但同時引發物價上漲、企業成本攀升與國際供應鏈重組。
此外,此案並不涵蓋特朗普任內對中國鋼鋁、汽車等商品施加的其他關稅。這些關稅措施在拜登政府上台後大多保留。

報道指,今次最高法院破例速審,可見其對此案潛在深遠影響的重視。無論裁決結果如何,對未來總統行使經濟行政權、以及國會與白宮的權力分野,都將具有標誌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