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驚現科學怪兔變異鹿 源自乳突病毒專家籲勿接觸

更新時間:11:37 2025-08-25 HKT
發佈時間:11:37 2025-08-25 HKT

國科羅拉多州部分地區驚現感染乳突瘤病毒的「科學怪人」兔子,牠們的頭上長出怪誕的黑色角狀腫塊,相關照片在網上瘋傳,顛覆可愛兔兔的形象。專家指,這種病毒主要透過蚊與壁蝨等病媒傳播,而非兔子間的直接接觸。雖然這種病毒只會影響兔科動物,科羅拉多州公園及野生動物部仍呼籲民眾勿觸碰受感染的兔子。除了突變兔子外,威斯康辛州及賓州亦出現身上長滿黑色腫塊的變異鹿,病因是一種特定於鹿類的乳突病毒,與影響兔子的乳突瘤病毒類似。

這些突變兔子感染了一種名為「棉尾兔乳突瘤病毒」(CRPV),或稱「肖普乳突瘤病毒」(Shope papilloma virus),從兔子的臉上突出,看起來就像角或觸手。病毒會導致動物頭部或附近長出腫瘤,在許多案例中,這些疣會發展成角質化的乳突瘤,形成駭人的「角」與「觸角」。

不會傳染人類

科羅拉多州科林斯堡自2024年起便有相關通報,當地居民曼斯菲爾德 (Susan Mansfield) 形容,她看見一隻兔子的嘴巴周圍,像是插滿了黑色的羽毛管或黑色的牙籤。

當地公園和野生動物管理局發言人胡斯表示,受感染的兔子並不罕見,尤其是在夏季,傳播病毒的跳蚤及蜱蟲最為活躍。她也說,這種病毒會在兔子之間傳播,但不會傳染給其他物種,包括人類和寵物。但當局仍強烈呼籲公眾與這些兔子保持距離,切勿試圖幫助牠們。

觸發科學研究

這種病毒數百年前就已啟發古老民間傳說,還刺激一波科學研究,幫助科學家理解病毒與癌症的關係,例如導致子宮頸癌的人類乳突病毒(HPV)。

洛克菲勒大學教授肖普(Richard E Shope)1930年代在兔子身上發現這種疾病,病毒自此以肖普命名。

或致野生兔餓死

對野生兔子而言,這些腫瘤最終可能長得過大,以致干擾其進食能力,導致牠們活活餓死。目前,動物管制官員並未建議對受感染的野兔實施安樂死,並重申病毒不會對公眾健康構成風險。

與此同時,美國社交媒體和網上論壇近期出現變異鹿的照片,可見鹿的臉和全身佈滿黑色腫塊和疣。

變異鹿長滿黑色腫塊

緬因州內陸漁業和野生動物部門指,這些脂肪腫塊是由一種名為「鹿纖維瘤」的疾病所引起,病因是一種特定於鹿類的乳突病毒,與影響兔子的乳突瘤病毒類似。

與兔乳突瘤病毒類似,鹿纖維瘤不會傳染給人類或其他非鹿類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