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百年來再現「良」教宗 隱含社會關懷深意 或延續改革與面對現代挑戰
發佈時間:13:38 2025-05-09 HKT
美國籍樞機主教普雷沃斯特當選為新教宗,並決定以良十四世作為教宗名號,成為一個多世紀以來再次取名「良」的教宗,格外引發這名號背後的深刻含意。據專家說法,新教宗隱含他有意對個人教宗職責賦予「社會關懷」作風的深意,可被解讀為向生前關懷弱勢的已故教宗方濟各致敬。而《紐約時報》指出,從教宗名號的選擇上,可以看出新教宗依循的精神與對未來的期許,意味延續改革與面對現代挑戰。
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報道,天主教教宗已經有一個多世紀沒有出現過「良」這個名號了,上一位選擇「良」作為名號的是,在1878年至1903年間領導天主教會的教宗良十三世(Leo XIII)。
相關新聞:
教宗名號「良十四世」隱含深意? 四輪投票選出快過已故教宗方濟各
良十三世為「工人的教宗」
紐時指出,教宗名號的選擇,事實上意義重大。良十三世是歷史上在位最久的教宗之一,在1879年至1903年任職,曾堅定捍衛勞工權益。他因1891年頒布的通諭《新事通諭》(Rerum Novarum)而聞名,該文件強烈捍衛勞工獲得合理工資的權利,並為教會的現代社會教義奠定了基調。他因此被稱為「工人的教宗」。
教廷發言人布魯尼告訴媒體,這個教宗名號的選擇「明確地呼應了教會現代社會教義的起點《新事通諭》。」布魯尼指出,「良」這個名字是刻意選擇的,用以指涉「男性、女性、他們的工作,以及人工智慧時代中的勞工」,似乎在將當前技術變革的速度與十九世紀的變動相提並論。
新教宗或關注勞工權益
梵蒂岡專家暨作家馬比耶表示,當時在1891年,問題是社會正義,攸關勞工的問題。而良十四世的名號選擇,顯示「這個主題將再次被提起,不僅與過度全球化有關,也與人工智能等更廣泛的社會議題有關」。
美國西北大學宗教研究與歷史學教授奧爾西則指出,良十三世是一位強勢的教宗,非常積極參與其時代的議題,他以權威與憐憫來回應工業時代的挑戰,並捍衛工人權益與工會組織。」
專家:積極回應時代議題
奧爾西指出,選擇「良十四世」,可能是在傳達新教宗「同樣希望積極回應他所處時代的議題」的意圖。
奧爾西認為,新教宗在首次向信眾發表的講話中,提到了「對世界開放的全球性教會」這一理念,這可能是一項訊號,「表明他將對世界各地重新抬頭的民族主義發出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