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會│公路單車男子個人賽首辦「跨境穿梭」 車手6度過口岸零停留 港隊朱浚瑋列第15稱「夢想成真」
發佈時間:22:52 2025-11-08 HKT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公路單車男子個人賽決賽今午(8日)於珠海鳴槍,史上首度橫跨粵、港、澳三地成賽道,車手沿途穿梭港珠澳大橋,賽事全程實施「無感通關」,6次經口岸、2次經橫琴粵澳深合區「二線」通道,車速約每小時40公里下無需煞停,創下全運會賽道最長及跨境次數最多紀錄。獲得第15名的港將朱浚瑋表示參加今次粵港澳共同舉辦的全運會是職業生涯的精彩時刻,而獲得第21名的張仕浩透露無感通關「很新奇」,作為歷史的見證者很榮幸。
今屆賽事共有來自內地及港澳共25支隊伍、104名車手參戰。賽程約231.8公里,其中本港路段約55.8公里。大隊由珠海市博物館出發,經澳門登上港珠澳大橋入港,沿北大嶼山公路駛至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折返,再由大橋駛往橫琴,最終回到珠海市博物館衝線。賽道在粵港、粵澳分界線設置無線射頻識別(RFID)系統,配合賽前報備「白名單」與實時感應數據,確保車手多次「無感通關」亦可一路通行。
香港隊今次派出9名車手應戰。成績最佳的港將朱浚瑋在最後大組衝刺中以5小時17分05秒衝線,名列第15名。他賽後表示,比賽開始的情況和預計中「有出入」,所以中後段與教練商議後決定保留體力,伺機衝刺;談及可以在港珠澳大橋上比賽,朱浚瑋更形容是「夢想成真」:「大橋剛落成時已想像過在上面踩單車,今次終於實現夢想。能夠參與由粵港澳三地共同舉辦的賽事,是我職業生涯非常精彩的時刻。」
名列第21位的張仕浩則指,6次「無感通關」體驗新奇:「比賽前已完成所有通關手續,過口岸時可以直接通過,感覺很特別,這是一屆很不一樣的全運會。」他亦提到港珠澳大橋路段側風強、體力消耗大,但認為團隊表現齊心,達成預設目標,「作為運動員,既是歷史的創造者亦是見證者,很榮幸。」
至於總成績方面,主車群最終一同回到終點上演衝線大戰。山東隊雖多次派員突圍未果,仍由劉志城以5小時17分05秒率先衝線奪金,北京的薛超華摘銀,雲南的胡海杰收獲銅牌。
記者:楊功煜


















